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经济互补提供助力 中俄能源合作驶入快车道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分布式能源技术市场运营态势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8月3日下午,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临近中国黑龙江省的阿穆尔州斯沃博金区,中俄合作的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在施工现场举行了开工仪式。

  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参加了仪式并致辞。在听取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总裁米勒的汇报,同天然气来源地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恰扬金气田工作人员视频连线后,普京宣布:项目开工。

  一个天然气加工厂的开工奠基,为什么受到普京的特别重视?对中俄能源合作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能源合作向“下游”加工链拓展

  一个月前,7月4日,在莫斯科,葛洲坝集团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集团签署协议,由葛洲坝集团承建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P1标段。

  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建设共分三个标段,均由中方企业以投标方式参加。3日的开工仪式,也是P1标段的正式动工。现场,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和建生、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覃伟中等人,见证了这一刻。

  对于俄罗斯来说,此项目意义非同小可。

  根据规划,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项目建成后,设计能力为年加工天然气420亿立方米,年产氦气600万立方米。建成后,它不仅是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处理厂,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处理厂之一,“将为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米勒在向普京总统汇报时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泽认为,这是中俄在能源合作,特别是两国天然气管道东线项目的一个最新成果,“中俄能源合作正从上游勘探延伸到下游加工链,进入了一个更高水平。”

  阿穆尔州斯沃博金区,距中国的黑河市只有200公里。天然气加工厂选择此处,颇显“多赢”深意。

  能源企业具有拉动经济、促进就业的作用,一个投资额达数百亿美元的天然气加工厂,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来说,意义不言自明。而对中国来说,不仅实现资源互补,还可与“振兴东北”战略对接。“世界最大”的加工规划设计,使这一两国合作项目可以直面潜力巨大的亚太地区市场。

  “世界大单”正在加快落子布局

  不过,阿穆尔天然气加工项目的战略意义不止于此。它是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建设项目的源头。而后者,被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合作项目之一”。

  2014年5月,在中俄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投资金额高达4000多亿美元,合同期30年。双方约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将每年向中国输送天然气,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

  如此投资力度、合作年限和输气规模,使得此项目的签约与推进,备受世界瞩目。“元首项目”“世纪大单”……从这些“昵称”中,足见此项目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的步伐可谓越走越快、越走越近。特别是近几年,在两国领导人亲自推动和大力支持下,中俄关系大踏步发展,两国能源合作提速前行——

  2008年,中俄两国建立了副总理级的能源合作协调机制;

  2009年4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同意建设中俄原油管道,并授权中国石油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共同建设;

  2013年9月,中国石油与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签署股份收购协议,购入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20%的股份权益;

  2014年5月,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同年9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境内段开工,普京总统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亲临现场;次年6月,中国境内段在黑龙江省黑河施工现场启动,张高丽和梅德韦杰夫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仪式并致辞……

  两国元首对能源合作的政治意愿与实质推动,使得能源合作迅速驶向“快车道”,不断结出新成果。

  经济互补为能源合作提供助力

  油气管道输送的不仅是“工业的血液”,其走向还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世界地缘政治关系。

  于2015年6月开工建设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起自黑龙江省黑河市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9省区市,拟新建管道3170公里。

  于2014年9月开工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境内段,总长度近4000公里,途经俄罗斯远东5个联邦区:伊尔库茨克州、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计划首先开采雅库特的恰扬金气田,从那里将铺设通往与中俄交界的布拉戈维申斯克的管道,长约2200公里。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在俄罗斯境内,东线天然气管道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西伯利亚力量”。俄罗斯人说,这体现了俄罗斯实施西伯利亚及远东能源大开发战略的决心。而在与中国达成天然气合作协议后,“西伯利亚力量”得以付诸实施。

  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快速推进,中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攀升。而急需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的俄罗斯,正逐步将油气市场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经济上的互补、供需上的契合,能源合作自然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板块。

  在很多人看来,中俄能源合作还有更大的意义。“中俄在能源方面的战略合作,也将大大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能源问题上的话语权,改变国际能源治理体系的现有格局。”石泽说。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节水产业蓬勃发展 市场规模估算超7600亿元 “三地多区”集群格局形成

我国节水产业蓬勃发展 市场规模估算超7600亿元 “三地多区”集群格局形成

11月17日,从水利部获悉,我国节水产业当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集聚效应日益显现,节水相关产业市场规模估算超7600亿元,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2025年11月18日
中国出台政策推动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到“十五五”末期建成一批清洁低碳矿区

中国出台政策推动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到“十五五”末期建成一批清洁低碳矿区

11月7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煤炭这一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引导煤炭行业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此举被视为中国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同时,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

2025年11月10日
我国绿氢产业迈向世界前列 预计2030年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

我国绿氢产业迈向世界前列 预计2030年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

10月22日,在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张晓强指出,我国氢能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30年,绿氢产量有望达到300万吨,形成万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并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10月25日
国家能源局印发行动方案 全面部署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印发行动方案 全面部署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10月23日,据国家能源局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及《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等法律和政策文件精神,国家能源局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加快推进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该方案旨在系统性地构建并完善能源行业信用体系,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2025年10月24日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