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经济互补提供助力 中俄能源合作驶入快车道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分布式能源技术市场运营态势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8月3日下午,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临近中国黑龙江省的阿穆尔州斯沃博金区,中俄合作的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在施工现场举行了开工仪式。

  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参加了仪式并致辞。在听取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总裁米勒的汇报,同天然气来源地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恰扬金气田工作人员视频连线后,普京宣布:项目开工。

  一个天然气加工厂的开工奠基,为什么受到普京的特别重视?对中俄能源合作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能源合作向“下游”加工链拓展

  一个月前,7月4日,在莫斯科,葛洲坝集团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集团签署协议,由葛洲坝集团承建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P1标段。

  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建设共分三个标段,均由中方企业以投标方式参加。3日的开工仪式,也是P1标段的正式动工。现场,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和建生、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覃伟中等人,见证了这一刻。

  对于俄罗斯来说,此项目意义非同小可。

  根据规划,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项目建成后,设计能力为年加工天然气420亿立方米,年产氦气600万立方米。建成后,它不仅是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处理厂,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处理厂之一,“将为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米勒在向普京总统汇报时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泽认为,这是中俄在能源合作,特别是两国天然气管道东线项目的一个最新成果,“中俄能源合作正从上游勘探延伸到下游加工链,进入了一个更高水平。”

  阿穆尔州斯沃博金区,距中国的黑河市只有200公里。天然气加工厂选择此处,颇显“多赢”深意。

  能源企业具有拉动经济、促进就业的作用,一个投资额达数百亿美元的天然气加工厂,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来说,意义不言自明。而对中国来说,不仅实现资源互补,还可与“振兴东北”战略对接。“世界最大”的加工规划设计,使这一两国合作项目可以直面潜力巨大的亚太地区市场。

  “世界大单”正在加快落子布局

  不过,阿穆尔天然气加工项目的战略意义不止于此。它是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建设项目的源头。而后者,被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合作项目之一”。

  2014年5月,在中俄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投资金额高达4000多亿美元,合同期30年。双方约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将每年向中国输送天然气,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

  如此投资力度、合作年限和输气规模,使得此项目的签约与推进,备受世界瞩目。“元首项目”“世纪大单”……从这些“昵称”中,足见此项目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的步伐可谓越走越快、越走越近。特别是近几年,在两国领导人亲自推动和大力支持下,中俄关系大踏步发展,两国能源合作提速前行——

  2008年,中俄两国建立了副总理级的能源合作协调机制;

  2009年4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同意建设中俄原油管道,并授权中国石油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共同建设;

  2013年9月,中国石油与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签署股份收购协议,购入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20%的股份权益;

  2014年5月,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同年9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境内段开工,普京总统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亲临现场;次年6月,中国境内段在黑龙江省黑河施工现场启动,张高丽和梅德韦杰夫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仪式并致辞……

  两国元首对能源合作的政治意愿与实质推动,使得能源合作迅速驶向“快车道”,不断结出新成果。

  经济互补为能源合作提供助力

  油气管道输送的不仅是“工业的血液”,其走向还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世界地缘政治关系。

  于2015年6月开工建设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起自黑龙江省黑河市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9省区市,拟新建管道3170公里。

  于2014年9月开工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境内段,总长度近4000公里,途经俄罗斯远东5个联邦区:伊尔库茨克州、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计划首先开采雅库特的恰扬金气田,从那里将铺设通往与中俄交界的布拉戈维申斯克的管道,长约2200公里。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在俄罗斯境内,东线天然气管道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西伯利亚力量”。俄罗斯人说,这体现了俄罗斯实施西伯利亚及远东能源大开发战略的决心。而在与中国达成天然气合作协议后,“西伯利亚力量”得以付诸实施。

  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快速推进,中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攀升。而急需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的俄罗斯,正逐步将油气市场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经济上的互补、供需上的契合,能源合作自然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板块。

  在很多人看来,中俄能源合作还有更大的意义。“中俄在能源方面的战略合作,也将大大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能源问题上的话语权,改变国际能源治理体系的现有格局。”石泽说。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据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首部能源法的正式施行填补了能源领域立法空白。强调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创新机制。要求建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制度,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上升为法律制度,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

2025年01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