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上半年光伏市场规模增速快 分布式发电受青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分布式光伏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目前,浙江省慈溪市已经有8个光伏电站接入智能管理系统,标志着慈溪市分布式光伏电站进入“智能化管理模式”。图为浙江省慈溪市鸿禧能源有限公司的光伏智能化管理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国内市场逐渐成为主力。今年上半年光伏产业依然延续了良好态势,呈现出规模增速快,产业化技术水平高,产能布局优,应用市场活的发展特点。目前,光伏发电成本不断下降,弃光问题明显好转,分布式光伏发展持续提速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440万千瓦,同比增长9%,其中:光伏电站1729万千瓦,同比减少16%;分布式光伏711万千瓦,同比增长2.9倍。专家表示,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电站的“一减一增”,反映出我国光伏产业正在发生重要的结构性变化,正从简单地追求装机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

  发电成本不断下降

  “总的概括起来,2017年上半年光伏市场规模增速快,产业化技术水平高,产能布局优,应用市场活。”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说。

  在规模上,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11.5万吨,同比增长21%,预计全年产量在22万吨以上;硅片产量36吉瓦,同比增长20%,全年预计达到68吉瓦;电池片产量32吉瓦,同比增长28%;组件产量超过34吉瓦,同比增长25.9%以上。其中,电池、硅片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首位。

  在规模增长的同时,相关技术也向高端演进过渡。黑硅技术、PERC技术成为当前电池片企业技改的主流;HIT电池开始加速产业化,晋能、隆基等企业开始推动HIT电池产业化生产;天合光能研发大面积6英寸全背电极太阳能电池(IBC)效率达到24.13%,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这几年通过努力,相关的效率取得了明显进步,这为发电平价上网、成本下降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电子基础处处长王威伟说。

  在技术和市场带动下,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降低。2016年至2017年组件的价格下降幅度达到近21%,系统设备投资成本也下降至5元/瓦。“光伏发电在去年的光伏领跑基地竞争当中,平均每千瓦时电下降了2毛钱。在资源最好的地区,光伏发电也可以达到5角至6角每千瓦时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说。

  不过,王威伟同样强调,在技术的推动下,光伏成本快速降低,但是非技术成本上升过快。比如,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交易成本等,未来必须把整个系统上的成本降下来。

  弃光问题有望解决

  弃光率明显下降是上半年取得的重要成绩。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量51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75%。全国弃光电量37亿千瓦时,弃光率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弃光主要发生在新疆和甘肃。其中,新疆(含兵团)弃光电量17亿千瓦时,弃光率26%,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甘肃省弃光电量9.7亿千瓦时,弃光率22%,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

  “弃光是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能源结构调整、能源优化布局、电力调度运行、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化建设,以及绿色能源发展的落实等诸多方面,必须采用系统化的方法来解决。”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朱明表示,缓解弃光问题是列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上半年国家能源局将解决该问题作为能源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会同相关地区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弃光问题得到了明显好转。

  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不断优化新能源开发建设布局,严格控制弃光严重地区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尤其是在新疆、甘肃等三北地区。同时,适当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不弃光的中东部和南方地区。

  从新增装机分布来看,上半年光伏装机由西北地区向中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华东地区新增装机为825万千瓦,同比增加1.5倍,占全国的34%,其中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新增装机均超过200万千瓦。华中地区新增装机423万千瓦,同比增加37%,占全国的17.3%。西北地区新增装机为416万千瓦,同比下降50%。

  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还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就近消纳机制,指导内蒙古等地区扩大本地就近消纳,提高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电量并扩大直接交易。结合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扩大风电清洁取暖规模,目前已安排供暖面积500万平方米。另外,在河北、吉林等地区开展风电制氢示范工程。

  “我们近期的工作重点就是‘双降’。一个是把弃光率降下来,一个是把成本降下来。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可以在两年左右时间内基本上解决弃光问题。”梁志鹏表示。

  分布式发电受青睐

  “分布式光伏装机快速增长,是今年光伏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在今年突破10吉瓦。”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处长邢翼腾透露,2017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超过24吉瓦,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过7吉瓦,同比增长近3倍;居民分布式光伏装机增长最为迅猛,同比增长7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主要集中于浙江、山东、安徽三省,新增装机均超过100万千瓦,同比增长均在2倍以上,三省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占全国的54.2%。

  “过去我们以地面电站为主,但今年上半年分布式发电装机速度在加快,新增装机的占比去年上半年仅有10%左右,今年则占到接近30%,我们的市场结构正在大转换。”王勃华说。

  近两年来,在市场需求拉动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分布式光伏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由于弃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明显改善,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集中式电站的增量将会相对放缓。”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认为,由于安装分布式系统的面积有限,单位面积发电量高的组件将受青睐。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2020年,太阳能发电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光伏电站4500万千瓦。未来几年的发展重心都将集中于分布式。

  对于今后我国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东方日升市场部副总监庄英宏表示,在分布式市场上,户用分布式发电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拥有高达5000万个屋顶,如果其中20%的屋顶用于安装光伏发电系统,那么以每户3千瓦的保守装机量来测算,其装机规模可达到30吉瓦。

  正信光电家庭光伏销售总监洪家劲则认为,就增长潜力而言,工商业分布式电站更具发展潜力,尤其是1兆瓦以下企业自投的工商业光伏电站。对于部分偏远落后地区而言,以村级扶贫电站为主的电站形式更具发展潜力,工业发达地区则应以小型工商业电站为主。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