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煤炭行业效益平稳回暖 新老问题亟待解决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煤炭化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今年上半年,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消费和供应增加,行业效益逐步好转。尽管煤炭产业在去年下半年形成的强势反弹基础上,告别了“隆冬”,渐入“初春”,但是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老问题仍然没有根除,产业发展中的新问题还在不断显现,“闯关”任务依然艰巨

  近日,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联合编制发布了中经煤炭行业景气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二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为107.7,虽然比上季度下降1.8点,但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高出近5年(2012年至2016年)均值27.0点。

  多因素助煤价反弹

  今年上半年,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消费和供应增加,行业效益逐步好转。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累计生产煤炭17.13亿吨,同比增长5%,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季度产煤8.09亿吨,同比下降0.3%;第二季度产煤9.03亿吨,同比增加10.66%。

  煤炭进口也有所增加。上半年,累计进口煤炭1.33亿吨,同比增长23.5%,增速较上年同期增加15.3个百分点;净进口煤炭1.28万吨,同比增长23.7%,增速较上年同期增加17.7个百分点。

  从需求侧看,经初步测算,全国煤炭消费量约19.3亿吨,同比增长5%。其中,电力行业耗煤9.3亿吨,增长8.2%;钢铁行业耗煤3.1亿吨,增长1%;建材行业耗煤2.4亿吨,下降3.2%;化工行业耗煤1.4亿吨,增长6.3%。

  随着煤炭市场的回暖,煤炭价格也有所上升。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指数在去年末连续下调后,曾在春节过后恢复上涨态势,在一季度末达到606元/吨,此后出现下调,6月初跌至562元/吨,随后又出现反弹,6月末为577元/吨,同比上涨43.9%。

  煤炭价格的回升,带动了经营效益的好转。上半年,煤炭产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47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68.3%。其中,一季度为708.7亿元,同比增长9349%,二季度为766亿元,同比增长747%。

  “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平稳回暖,这既与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有关,也是煤炭产业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果。”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分析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与广度为近年来最佳,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逐步企稳、实现稳定增长。从国内情况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增速为6.9%,主要经济指标在合理区间运行,为煤炭经济回暖提供了有利环境。

  岳福斌指出,煤炭产业也根据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去产能,不断加大调结构力度,在限产量、稳价格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其中,自2016年开始实施的“煤矿276个工作日”减量化生产措施,对扼制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继续恶化、改善煤炭供需关系、促使煤炭价格触底反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得煤炭产业经济恢复到相对健康、稳定的运行态势。

  新老问题亟待解决

  尽管煤炭产业平稳回暖,但产业自身发展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特别是产能过剩等老问题没有根除,一些新问题又在不断产生,“闯关”任务依然艰巨。

  “目前,多数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并没有出现根本性好转,产业效益巨大的同比增幅源于去年同期的利润基数较低,而且产业利润主要集中于少数企业,大部分煤企仍然经营困难。”岳福斌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90家大型煤炭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14亿元,比去年同期亏损37.42亿元有了明显改观。不过,前5家企业实现利润则为770亿元,其中神华集团实现利润占比在一半左右。

  “这说明,从表面看煤炭行业效益增加,利润水平提高了,但效益向大企业集中的现象突出,多数企业经营状况并没有根本好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说。

  在煤炭产业的“隆冬季”,许多煤炭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只能通过降薪、裁员等方式来维系简单再生产,甚至将维简、维修、安全、环保等费用压缩到了极限。

  姜智敏指出,目前部分企业补还安全生产欠账、职工工资、社保基金的压力依然较大,实现行业脱困发展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企业杠杆居高不下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岳福斌指出,由于行政化的去产能与市场化的去杠杆不同步,去产能退出矿井债务分割处置得不到政策保障,企业去了产能去不了债务,资产负债率没有随着去产能而降低,反而有所上升,由2015年底的67.9%上升为2016年末的69.5%。2017年降杠杆虽有所成效,但截至2017年6月底,煤炭产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仍保持在68.7%的高位。

  岳福斌还指出,煤矿产能置换政策实施一段时间以来,对平衡先进产能建设与落后产能淘汰的关系、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市场化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平台建设、煤炭产能置换长效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出现了一些置换指标价格虚高、产能置换成本过高的现象,不利于先进企业先进产能的发展。虽然上半年产业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但仍远落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6%的平均增速。

  把握各项任务平衡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当前我国煤炭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供给总体上逐步向宽松转变。下半年全国煤炭市场供求将保持基本平衡,但部分地区受资源、运输约束可能出现阶段性偏紧问题。

  “随着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区域煤炭产业布局、消费结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部分地区供给不平衡问题开始显现,对资源品种、运力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姜智敏说。

  岳福斌认为,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能源消耗对煤炭需求有望在下半年保持温和增长。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有效供给的持续增加,市场需求的稳中有增,煤炭价格的理性回归,若不出现重大失误和不可预见的重大事件,煤炭产业经济形势将继续稳中向好。

  岳福斌指出,为更好地推动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煤炭行业应统筹兼顾,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任务之间的平衡。“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和法治化手段实现优胜劣汰,建立健全市场化煤矿产能置换指标价格形成机制,在积极培育先进产能和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之间实现共赢。”岳福斌建议,要在科学鉴别的前提下,坚决淘汰“僵尸企业”。

  针对当前杠杆率较高的问题,岳福斌建议,应积极采取兼并重组、市场化债转股、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债务结构、依法破产、发展股权融资等手段,推进该项改革不断深化。同时,还要补欠降负,优先考虑补足安全、环保、职工工资及社保、科技研发等方面的欠账,优先偿还到期债务。要将清费正税进行到底,合理降低煤炭企业增值税率,扩大和规范煤炭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科学评估资源税改革效果,将各地区煤炭资源税率调整到合理水平,尽快建立涉煤收费项目清单制。

  “当前,煤炭行业仍应加强行业自律,坚定不移去产能;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同时,要准确研判形势,努力稳定市场。”姜智敏指出,煤炭行业应全面分析煤炭市场走势,理性对待价格波动,将推动中长期合同履行作为稳定市场、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注重提高中长期合同的比重并严格履约;同时,也要科学组织,保障安全生产,有序释放优质产能,加强煤炭库存管理,提高煤炭有效供给水平,积极主动稳定市场,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给。(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 实习生 侯 辰)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据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首部能源法的正式施行填补了能源领域立法空白。强调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创新机制。要求建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制度,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上升为法律制度,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

2025年01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