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取缔“地条钢”进入倒计时:钢铁企业产量利润齐升


  钢铁企业继续扩产。因为目前钢铁价格整体处于高位,同时铁矿石等价格偏低,这使得企业利润增加。
 
  河北唐山地区某钢铁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很多企业过去生产板材的生产线,已经改为生产螺纹钢,原因是建筑用钢需求大,价格高。
 
  “有的企业一吨螺纹钢利润可以达到1000元,一吨挣七八百很普遍。”前述人士说。
 
  变化的背后有宏观数据印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4月全国日均粗钢产量为242.6万吨,年化产量约8.8亿吨,二者均创历史最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现,5月份钢铁生产指数继续上升,较4月份上升2.0个百分点,至58.2%。该数据是2013年7月以来的次高值。相应新订单也出现了大涨:新订单指数为60.5,高于50的临界点。
 
  “下一阶段钢铁价格可能最终由市场供需,以及国家政策等综合因素决定,整体不会太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建中表示。
 
  考虑到5月钢铁生产继续加快以及下半年的行情,粗钢产量可能进一步增加,全年产量可能超过2014年的8.23亿吨,创历史新高。
 
  不过,王建中认为,目前钢铁产量和订单增加,显然与国家打击“地条钢”有关。6月底前“地条钢”要被全部清除,但是“地条钢”过去没纳入粗钢统计。如果考虑这部分因素,今年钢铁实际产量可能是下降的。
 
  钢铁企业扩产
 
  目前钢铁企业正加快生产。这主要与目前钢铁价格整体居于高位,同时利润较高、订单增加有关。
 
  比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数据显示,5月钢铁新订单指数为60.5,相比4月的46.9大幅提升。这是2013年7月以来的次高值。
 
  同期钢铁库存却比较低。比如5月钢铁库存指数为42.1,低于临界点50,处于萎缩的状态。这是去年4月以来的次低水平。
 
  另外,5月钢铁生产指数为58.2(2、3、4月该指数分别为50.4、51、56.2)呈现连续上升的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全国粗钢产量为7277.7万吨,同比增长4.9%,也高于3月的7199.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考虑到5月钢铁生产继续加快,粗钢产量可能进一步增加。如果保持这一趋势,全年产量可能超过2014年的8.23亿吨,创历史新高。
 
  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为8.04亿吨,同比下降2.3%,是30多年来首次下降。但是2016年粗钢产量回升到8.08亿吨,同比增长1.2%。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教授许中波表示,目前各钢铁公司普遍在加快生产,但主要是生产螺纹钢,很多生产板材的生产线改为生产螺纹钢了。在板材方面扩张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是目前板材和螺纹钢出现了价格倒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2016年4月22日唐山地区热卷价格是每吨3250元,高于三级螺纹钢每吨2860元的水平。但是到了2017年4月22日,热卷价格每吨只有3220元,低于三级螺纹钢每吨3830元的水平。
 
  目前钢铁企业加快生产,尤其是加快生产建筑用钢。除清除“地条钢”因素外,国内机场、铁路、公路等基建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也是重要原因。
 
  “这本身也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一些落后产能被淘汰了,正常钢厂的生产需求增加,这是好事情。”许中波说。
 
  统计数据显示,1至4月份,公路建设、民航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1%、17.5%。1-4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城市轨道交通的增速尤为显眼。中国轨道交通网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完成501.01亿元,同比增长了523.22%。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海民指出,现在钢铁的订单和生产都保持高位,这表明在经济新常态下,钢铁的需求并未出现明显的下滑。按照发达国家的规律,在完成工业化后,钢铁需求仍会保持高位一段时间,而中国目前仍未完成工业化,所以对于下一阶段钢铁的需求不必太悲观。
 
  实际产量或下降
 
  在4月粗钢产量创历史新高、5月再加快增长时,钢铁价格没出现大的下滑,且利润比较高,与正常情况出现一定的背离。正常情况下,供给增加价格会出现下滑,行业利润下降。
 
  很多专家认为,目前公布的钢铁产量数字,与实际产量并不符合:钢铁实际产量可能是下降的。
 
  我的钢铁网研究员魏增敏指出,名义上目前粗钢产量为历史最高,但是过去“地条钢”的产量没有被统计在国家数据中。如果考虑该因素,今年全部钢铁实际产量可能是同比下降的。
 
  “地条钢”产量尚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业内人士预计正常年份产量在5000-6000万吨之间。而这一数据并没有被统计在粗钢产量之列。按照要求,今年6月底要全部清除“地条钢”,从而导致今年全部钢铁实际产量可能出现下降。
 
  魏增敏指出,目前钢铁价格处于高位,铁矿石和废钢价格不高,导致钢铁行业利润高。也就是铁矿石价格和钢铁价格走势出现了背离,其中“地条钢”清理是重要因素。
 
  因为“地条钢”在今年6月底要清除,这导致“地条钢”的原料(废钢)出现供给过剩,废钢价格出现下跌。废钢价格低使得电弧炉炼钢的成本下降,一些大型钢厂使用废钢在电弧炉炼钢,减少了对铁矿石的需求。
 
  而在美国和欧洲,电炉炼钢时废钢比例在50-60%,中国目前只有10%左右。“下一阶段国家如果鼓励使用电弧炉炼钢,则会进一步降低铁矿石的需求,但是废钢价格可能会有所上升。”魏增敏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4月发布消息指出,全国各省区已清理出“地条钢”企业共500多家,涉及产能1.19亿吨。5月2日至5月25日,去产能部际联席会将派出9个工作组对各地“地条钢”清理开展专项督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钢铁产量增加,但是利润也在增长。2017年1-4月粗钢产量为2.74亿吨,同比增长4.6%。1-4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钢铁)利润为849.5亿元,同比增长141.5%,在全国40多个行业中利润总额靠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报告指出,目前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向好,国内钢市需求依然旺盛。随着行业盈利的持续好转,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目前除正常生产的企业采用一切办法提产外,部分减产、停产企业也在积极恢复生产,提升开工率。预计后期国内粗钢日均产量仍有再创新高的可能。
 
  同时,“地条钢”清理整顿进入收尾阶段,国内钢材市场库存处于较低水平,对钢价支撑依然强劲。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利润刺激下,钢厂后续仍有复产,供应正在增加,加之近期钢价上涨速度过快,市场也面临较大的调整风险。
 
  西本新干线6月2日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大部分钢厂仍处于高利润状态,本周山西、河南又有一些中小钢厂复产,而下周一些因例行检修、环保检查而停产的产能也将逐步恢复,原料市场整体需求依然旺盛。
 
  许中波认为,增加产量势必会导致价格下降,在高利润的推动下各大钢厂目前加快生产螺纹钢,预计价格会进行调整。“板材因为汽车行业需求下降,今年的价格就难以起来。”他说。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