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沿海地区加快布局 海洋经济数万亿级市场空间有望开启


  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今年东部地区发展的“重头戏”。《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广东、上海、海南、福建等东部多个沿海地区近期加快相关布局,纷纷出台规划文件或申报示范区,海洋经济数万亿级的庞大市场空间有望打开。

  作为海洋生产总值已连续21年领跑全国的海洋经济大省,广东省几天前正式出台了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根据该规划,到202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超过2.2万亿元,年增长8%,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并将围绕海洋经济培育超100亿元规模企业达20家,超500亿元产业集群达10个,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5%以上。规划提出,优化沿海空间开发战略格局,提升沿海经济发展协调性,打造广东黄金海岸。
 
  广东省之外的其他沿海地区也都在加速布局海洋经济。记者日前从上海市海洋局了解到,该市目前正在申报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和“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未来要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据上海市海洋局局长白廷辉介绍,上海全市年海洋生产总值已达到7311亿元,约占全市GDP的26.6%,未来要借助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机遇,推动船舶和海工设计制造等领域的扩大开放,积极争取海洋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企业总部落户上海,打造“蓝色总部高地”。
 
  而根据上周公布的第二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入围名单,除了上海市的浦东新区外,宁波市、深圳市、海口市等多个城市都有入围,并有望获得数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此外,海南省已于上月全面启动海洋经济调查,要摸清该省海洋经济的“家底”;福建省更是早在去年上半年就发布了“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提出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的目标。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升至8.1%。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64669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接近9.6%,涉海就业人员超过3500万人,海洋经济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引擎。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海洋经济结构不合理,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海洋经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国家发改委今年两会期间公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推进东部率先发展方面,今年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促进海南等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今年5月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目标为7%,较2015年接近6.5万亿元的海洋经济总量将有较大增长。
 
  “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拥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以及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发展海洋经济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引擎,也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负责人吴琦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海洋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多位专家表示,在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凭借更优越的区位条件、更雄厚的经济实力、更开放的产业结构以及更强大的技术实力,将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十三五”期间,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建设一批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和滨海经济新区。具体来看,要推进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天津等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区建设,支持海南利用南海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海洋经济,建设青岛蓝谷等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上述地区的辐射作用,带动东部沿海地区海岸带、近岸岛屿、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开发的同步整体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多地公布的规划中,都着重提出了发展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拉动海洋经济的意义,并进行了相应的战略部署。对此,吴琦表示,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立足科技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并推进智慧海洋工程建设。此外,要推动海洋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不断提高海洋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重点扶持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信息服务等海洋服务业,加快形成海洋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据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首部能源法的正式施行填补了能源领域立法空白。强调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创新机制。要求建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制度,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上升为法律制度,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

2025年01月04日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12月10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月我国进口煤炭5498.2万吨,较上月增加873.4万吨,环比增长18.89%,同比增长26.38%,创下历年来单月进口量历史新高。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49034.9万吨,同比增长14.8%,进口均价688.4元/吨,同比下跌12.5%。较2023年,我国进口煤

2024年12月14日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12月12日晚,从事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国轩高科(002074)公布两个海外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公告,投资金额合计不超过25.14亿欧元,约等于人民币191.47亿元。

2024年1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