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版光伏“领跑者”计划征求意见 更关注技术提升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分布式光伏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近日下发了一份关于征求对《关于2017年建设光伏发电先进技术应用基地有关要求的通知》(下称《通知》)意见的函,就光伏发电先进技术应用基地建设的规模、条件、评分规则等征求意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就是今年领跑者计划的相关申报评定办法,其规模较去年进一步扩大,并对行业此前争议较大的多条条款作了修改。

  按照《通知》,为促进光伏技术进步、产业升级,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拟组织2017年光伏发电先进技术应用基地建设工作。各单位要在5月25日之前将意见反馈到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

  记者从拿到的这份文件上看到,光伏发电先进技术应用基地包括光伏发电领跑技术基地和光伏发电前沿技术应用依托基地两类。在业内看来,前者就是“领跑者”计划,而后者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超级领跑者”,其以拥有前沿技术的光伏产品制造企业为选择对象,相关技术指标应比上述“领跑者”指标有较大提高,且具有原创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建成试验生产线或初步形成产能,已具有初期市场应用,已制定该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计划。

  据称,此举是为加速光伏发电前沿技术产业化发展。按计划,该基地每个建设规模50万千瓦,在2到3年内建成,第一年内建成规模不少于建设总规模的10%且不超过30%,在三年内全部建成并促进相应前沿技术产业化。基地企业可独立参与竞争,也可联合投资实力强的其他企业联合参加竞争。基地竞争条件包括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先进性、三年内可达到的电价水平。

  “政府政策性的倒逼,包括‘领跑者’计划,都是希望行业整体升级换代,把过剩、效率低的落后产能全部淘汰,由此体现大企业技术领先的优势。”海润光伏副总裁邱新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他看来,之前“领跑者”1.0版本更关注产品的效率,如今则更关注技术的提升,要求产品中必须要有新技术的应用。这是新版“领跑者”和之前最大的区别。

  “应通过‘领跑者’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提升和发展,但不能拔苗助长。至于‘超级领跑者’,我们认为在技术还不成熟、不适合量产的情况下就推,会导致投资成本高、市场接纳低。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提升不同新技术的应用并淘汰落后产能,但对光伏来说还不尽然。”天合光能集团副总裁印荣方对此态度谨慎。

  记者注意到,此次《通知》提出的“光伏发电前沿技术应用依托基地”规模,和此前市场传闻每个基地至少100万千瓦的规模相比有了明显缩水,或许正是能源局对上述市场担忧的一种调整。

  另据《通知》,2017年光伏发电先进技术应用基地共建设800万至1000万千瓦,每个基地建设规模在50万到100万千瓦之间;每个省(区、市)可申报3个基地,总规模不超过200万千瓦。这相比2016年总计550万千瓦的指标规模有了明显扩大。

  今年的光伏“领跑者”技术指标将在2015年“领跑者”指标的基础上,根据产业技术进步水平适度提高。《通知》显示,多晶硅电池和组件转换效率要求分别达到19.5%和17%以上,单晶硅电池和组件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1%和18%以上,单多晶电池转换效率差提高到1.5%。

  而之前的“领跑者”计划要求,多晶、单晶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要达到16.5%和17%以上,两者仅相差0.5%。这一条件一度引发国内单、多晶企业的激烈争议。

  另据《通知》,2016年光伏发电未达到最低保障小时数的省(区、县)不得申请。已建成未验收以及在建基地所在市(县)级区域不安排新建基地。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