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进口废料大国需警惕环境安全隐患

  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发出通知,将7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调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新进入“禁令”的分别是甘蔗糖蜜、云母废料、多晶硅废碎料、未硫化橡胶废碎料、皮革制品边角料、其他糖蜜、其他硅废碎料。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废料进口国,但在高额利润驱使下,非法进口固体废物案件呈高发态势。管理好废料进口,解决污染隐患是摆在环保、海关、质检等部门面前的共同难题。

  进口“洋垃圾”有利可图

  进口固体废物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洋垃圾”,而是能够用作原料,可被循环利用的固体废物。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资源性生产资料的需求高涨,固体废物进口已成为有利可图的“大生意”。

  据统计,我国每年进口用作原料的废料约5000多万吨。但固体废物进口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国外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成为弥补国内需求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在固体废物进口贸易中,逃避监管非法进口、加工、处置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情况屡有发生,给环境带来巨大危害。

  “进口废料弥补了国内资源不足,间接减少了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环境保护部水环境管理司副司长李蕾说。

  以2012年的数据为例,进口废纸2800多万吨,与原木制浆比较,废纸制浆减少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排放约24万吨,占全行业COD总排放量74.2万吨的三成以上;进口废钢铁、废铜、废铝等金属共约1400多万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量9亿多吨,节能1300多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8.4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1万吨。

  北京中色再生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马鸿昌说,进口“再生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是由我国资源匮乏现状所决定的。

  据统计,我国主要金属矿产人均储量不足全球的1/4。其中,铜和铝的人均储量分别为全球人均水平的1/6和1/9,铜资源自给率不足20%。我国从2002年到2014年,累计进口五金电器类废物7387万吨,占固体废物进口量的11%。累计拆解得到的资源,相当于减少了1.44亿吨铁矿石的开采,节约了7650万吨铜精矿,减少了2980万吨铝土矿的开采,节约了1340万吨原油等。

  没有白吃的“午餐”

  “我们也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原生资源相比,固体废物具有特性复杂多变,污染物含量高,资源品质低的特点。以原生资源为基础的生产过程尚且难以避免环境污染,而且由于市场波动不时处于亏损状态,更不用说将固体废物作为替代资源的生产过程。”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认为,固体废物是具有负价值的“商品”,无论采用何种控制措施,都需支付一定的经济成本。控制措施的环保标准越高,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越少,需支付的经济成本就越高,反之亦然。

  我国废品回收系统回收并进口了大量的纸张、塑料、金属类等废物。刘建国说,如果进一步考察回收废品的去向、回收利用设施的环境管理水平,可能会发现形势并不乐观,部分废品实际上是以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为代价得到回收利用的。如全球闻名、盛极一时的广东贵屿电子废物拆解与回收产业,一批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但付出的环境代价要数代人来承担和偿还。

  刘建国还表示,固体废物处理领域一些号称能够“吃干榨尽”、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的“资源化”技术,实际上都存在要么处理成本高、产品无市场,企业难以为继,要么“移花接木”“瞒天过海”转移污染等问题。

  静脉产业又称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是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等。据预测,2016—2022年,我国静脉产业产值年增速在7%—9%之间,产值将从2015年的1929.7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887.85亿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乔琦研究员说,静脉产业发展依靠先进技术,强调对废物的高效和清洁回收、污染排放最小化。但我国静脉产业发展技术水平不高、发展模式单一,废旧资源回收处理处置工艺落后,资源循环利用率偏低;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企业普遍经营分散、规模小,这些导致了产业发展困难重重,污染控制难度大等问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与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稳居全球首位,标志着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