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疆“特变电工”打响中国名片

  1月4日,新疆召开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2017年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新疆行动方案,成立战略咨询委员会,统筹谋划产业发展,推动建设新疆制造业创新中心,探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制定出台新疆首台(套)、首批次产品奖励实施办法,加强与国家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点专项工作的对接。今年新疆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步伐,扩大直接交易、双边交易和电能替代,交易规模分别达到100亿千瓦时,推进电气化新疆进程。

  作为新疆最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大型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对新疆振兴实体经济,在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发展思路。

  1月7日,“特变电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新接受采访,讲述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双主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

  自1988年新疆街道集体企业3万元创业至今,“特变电工”已走过28年,培育输变电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一高两新”三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产业都上市。28年间,该企业实现由单机制造向系统集成、再到中国电力标准输出的转变。

  2016年7月14日,“特变电工”与蒙古国能源部签约乌兰巴托—曼德勒戈壁330千瓦输变电项目,这是亚欧首脑峰会期间中蒙两国签订的能源电力合作项目。该项目包括248公里输电线路、一个新建变电站、两个扩建变电站,是蒙古国首条最高电压等级的输变电重点工程,可解决首都及项目沿线15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2016年10月14日,“特变电工”与孟加拉国达卡配电公司超111亿元人民币的首都达卡地区智能电网和升级项目签约。该项目包括几十座变电站新建和升级改造工作,是达卡地区最重大电网系统扩容和升级改造项目,“特变电工”提供涵盖电网建设改造的成套电力系统解决方案和高新技术产品,输出中国高新技术和中国标准。

  “我们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由‘装备中国’向‘装备世界’的跨越,使特高压输电成为继高铁、核电后的第三张中国制造名片。”张新说,公司的高新技术产品已进入美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菲律宾、坦桑尼亚、肯尼亚、赞比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涵盖电网、电源建设的成套项目总承包服务。

  “供给侧改革”、“创新发展”、“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品牌”等词汇在张新口中频频出现,他认为,应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客户提供满意产品和超值售后服务为核心,开拓国内外市场。科技创新方面,该企业每年将销售收入约4%用于自主创新投入。在新疆2016年科技创新大会上,其新能源多晶硅领域三个自主研发项目获奖,其中两个问鼎科技进步奖和专利奖一等奖。

  张新认为“特变电工”还处于成长期,公司每年从国内外重点高校吸纳人才,注重研发机构建设、品牌建设,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加快中国标准国际化的建设步伐。

  谈及2017年发展目标,张新表示,企业将“继续保持持续良好增长”,带动其他产业“走出去”。“特变电工”涉及三大领域:输变电、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比如在输变电领域,已建设国家特高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1100千伏变压器研发制造基地,为准东—华东±1100千伏“疆电外送”项目做准备,为中国先进电力标准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提供保障。

  在能源领域,“特变电工”参与国家“疆电外送”能源战略配套电源建设。在新能源领域,拥有煤电化多晶硅联合新能源循环经济全产业链的企业,已形成多晶硅、大型并网逆变器、光风等电力工程项目投融资、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工程项目总承包、运行、调试和维护为一体的系统集成服务,自主研发的3千瓦~2000千瓦全系列光伏逆变器,3.3千伏~35千伏静止无功发生器,已批量销往泰国、印度、韩国、巴基斯坦等十余个国家。该企业承担的中国首座规模最大的商业化光储电站——格尔木时代新能源5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等重点工程已成功并网发电。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