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企有能力应对光伏“双反”争端

  作为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中欧光伏贸易摩擦一直备受关注。近日有消息显示,本应于2017年3月结束的中欧光伏贸易争端或将再起波澜。

  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消息,欧委会近日发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日落复审和期中复审调查结果的披露文件,拟继续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双反”措施。对此,中国商务部、行业组织机电商会以及中国光伏企业均表示失望。

  业内人士直言,尽管遭到各方反对,但欧委会的建议最终很有可能得以实施。不过经过这几年在国际市场上的磨炼,中国光伏企业在面对可能继续遭遇的“双反”局面时,会作出自己的判断,也有足够的能力应对。

  继续“双反”遭各方反对

  根据外媒消息,欧委会此次建议,将现有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关税征收期限再延长两年。目前欧委会的建议尚未得到批准,提议文件已被送至各成员国进行审查。2017年1月6日,欧委会将邀请成员国对该提议发表意见,最终决议将于明年3月公布。

  对于上述情况,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日前发表公开谈话表示失望。

  王贺军指出,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和共同敌人。光伏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产品,其快速应用与发展对各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欧盟继续采取“双反”措施,既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也不利于欧盟的长远利益,还有损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12月26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也发表声明指出,机电商会以及中国光伏企业对欧委会此举表示失望。欧盟光伏“双反”措施已经施行逾3年,对欧盟产业提供了足够保护。如果实施期限继续延长,将对欧盟光伏组件生产商提供过度保护,置欧盟上下游产业于不利境地,伤害欧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欧盟上下游企业、有关行业组织以及部分欧盟议会议员也强烈反对延长“双反”措施实施期限。

  尽管遭到各方反对,欧委会仍一意孤行。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欧洲经济不景气,使欧委会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时受到欧盟成员国某些企业的压力。与此同时,受经济低迷影响,欧洲市场需求尚未复苏,这也使其不愿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做法。”

  中企应对能力大大提高

  王贺军强调,欧盟应尽快彻底终止光伏“双反”措施,使光伏市场恢复到正常状态,真正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和重要的贸易伙伴,中欧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双方应把更多的精力和关注点放在合作上。

  机电商会也指出,中国光伏行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其在研发实力、产品质量、规模效应、产业集聚方面的优势。中欧双方在产业链上存在互补基础,双方产业合作对欧盟实现其清洁能源与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如此,有分析指出,欧盟的决定最终仍很有可能得以实施。

  对此,周密认为,日落复审虽然并不意味着必须终止现有的“双反”措施,但事实上,经过3年保护,相关行业领域的情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理应对相关措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重新考虑。欧盟如果执意继续采取“双反”措施,中方不排除在世贸组织相关机制下行使权利,提请磋商,以消除不公平贸易限制措施对市场造成的扭曲和给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具体到企业层面,周密指出,近些年企业在对欧盟市场的策略和布局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包括进入上游领域、增加产品品种、市场多元化发展、减少低附加值产品等,一些企业还在欧盟等地投资光伏发电厂,对欧盟市场的依赖度大大降低。

  据了解,近两年来,包括天合光能、保利协鑫、晶科能源等众多光伏企业纷纷在东南亚等地设立工厂,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经过这些年在海外市场的磨炼,中国光伏企业的应对能力和生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面对可能继续遭遇的‘双反’局面,企业会有自己的判断和预期,并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周密认为。

  此外,国内市场的崛起也为光伏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国家发改委日前对外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到2020年年底,全国太阳能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1.1亿千瓦。在业内人士看来,《规划》明确了光伏产业的发展目标,无疑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了巨大市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