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能源“十三五”规划发布 清洁能源将成最大增量

  1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称“规划”。规划对未来五年我国的能源消费做出了总体性安排,测算出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约占能源消费总量增量的68%以上。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在发布会上表示,“十三五”时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清洁低碳能源将是‘十三五’期间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他说。

  “作为未来清洁能源增量的主体,风能、太阳能和天然气等的发展是未来能源消费结构变革的抓手。”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表示。

  1月5日下午,国务院同时发布了《“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除了对能源消耗总量的控制也保持在50万吨以外,对各项主要排放量均作出了具体规定。

  而作为能源消费结构改革的抓手,相关的政策支持自然不在话下。自去年10月份,国家能源局密集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围绕可再生能源的具体细分行业,挨个出台了扶持政策。

  天然气方面,受困于长期疲软的增长及相对垄断的市场格局,2016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和发改委也相继出台了天然气方面体制机制改革的文件。但从2015年和2016年度的整体进展看,天然气消费增量并不顺利。

  沿袭能源规划一贯思路

  此次《规划》,依然提出了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控制,沿袭了此前文件的一贯规划口径。

  《规划》要求,到2020年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同时,从年均增速来看,“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2.5%左右,比“十二五”低1.1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能源消费的增速也会逐渐放缓” ,韩文科介绍。他表示2.5%的增速只是预计,而电力的年均增速也相较之前下调了1-2个百分点,为年均3.6%-4.8%。

  而在《规划》发布之前,有一份在2014年作为“十二五”向“十三五”时期过渡的能源发展指导文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这一《计划》与目前的《规划》,在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关键要求上存在出入。

  《计划》中要求在2020年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标准煤左右,而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两相对比发现,能源消费总量提升,但煤炭消费的比重要求更严格,这就要求在从2016年开始,每年能源消费的增量中,更多由相对清洁的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承担。

  政策目标的制定也在考验监管的智慧,此前“十二五”规划就曾出现要求天然气消费量在2015年达到年2400亿立方米,但实际情况是当年消费量仅有1940亿立方米。

  “在《规划》编制中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组织社会各方面来研究和论证这个问题,经过了比较充分、广泛的征求意见的过程,”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说。“这个发展目标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符合我国国情下的发展阶段,是基本可行的。”

  依据能源局的推算,从能源强度来看,按照现在规划的目标也可以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15%、单位GDP碳排放降低18%的指标要求,而且还留有一定的余地,是完全可行的指标。

  同时,在大气污染的背景下,对煤炭的消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能源走更清洁化的发展道路。“为实现15%的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需要新增非化石能源2.3亿吨标煤,加之天然气消费10%的目标,清洁能源消费增量占能源消费总增量的70%以上,剩余的增量需要煤炭填补,基本维持当前消费水平。”他说。

  天然气求增不易

  在此次《规划》的编写中,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在15%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之后,其比例仅为10%,为目前世界平均水平24%的一半还不到。尽管增长潜力巨大,但这一清洁能源在中国遇到了诸多困境。

  “2014年我们的天然气一直保持非常高速的增长,受益于经济发展带动,在那之前每年都保持超过两位数的高增长。”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天然气专家单卫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4年后由于国际能源价格和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天然气的消费形式发生了变化,导致此后天然气消费出现问题。”

  而为解决这些问题,在2015年至2016年两年间,尤其是今年以来,国家密集发布了数项有关天然气的改革政策,以“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改革思路,对天然气的中间管输环节进行了政策规定。

  同时在下游方面,在2015年末放开直供用户除化肥企业的天然气门站价格,2016年全面放开化肥企业用气门站价格,2016年末在福建省推行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试点。

  但在政策如此密集支持的情况下,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国共消费天然气1764亿立方米,11月单月消费193亿立方米,同比增幅分别为7.0%和6.3%,有专家预计2016年全年的消费量约为2100亿立方米,按此计算,天然气占全体能源占比的增幅也不会太大。

  按照目前不到6%的占比来计算,想要达到2020年10%的比例,需要每年增加约1%。“以这样的速度来算,在2020年前达到10%的比例真的很难。”一位天然气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可再生能源突围

  可再生能源作为目前清洁能源增量的重要抓手,承接了政府“非一般的期待”。《规划》中规定的各项可再生能源发展指标,横向对比下无论总量还是发展速度都是全球第一。

  去年10月28日开始,两个月内密集出台了生物质能发展、电力、风电、水电、太阳能、可再生能源的“十三五”规划。

  但是,电力作为一种难以大规模经济储存的能源,其生产与消费必须同时进行,这就要求发电端与生产端进行密切的配合,同时发电端能随着生产端用电需求的高低调节自身的发电负荷。

  同时,我国风电太阳能西北和水电西南的富集地区往往并不是电力的主要消纳地区,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因大规模的建设导致上述地区的风、光和水电出现大面积的废弃现象。

  “国家要求,到2020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这是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期待,”中海阳能源副总裁章颢缤说,“虽然在技术上、成本上、投融资方面还面临不少问题,但前景无疑非常乐观。”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据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首部能源法的正式施行填补了能源领域立法空白。强调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创新机制。要求建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制度,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上升为法律制度,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

2025年01月04日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12月10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月我国进口煤炭5498.2万吨,较上月增加873.4万吨,环比增长18.89%,同比增长26.38%,创下历年来单月进口量历史新高。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49034.9万吨,同比增长14.8%,进口均价688.4元/吨,同比下跌12.5%。较2023年,我国进口煤

2024年12月14日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12月12日晚,从事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国轩高科(002074)公布两个海外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公告,投资金额合计不超过25.14亿欧元,约等于人民币191.47亿元。

2024年1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