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近几年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及供求情况

导读: 近几年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及供求情况。根据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和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5 年),天然气地质资源量 90.3 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 50.1 万亿立方米,与 2007 年评价结果相比,分别增加了 158%和 127%。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天然发电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1)中国天然气资源状况 

       根据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和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5 年),天然气地质资源量 90.3 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 50.1 万亿立方米,与 2007 年评价结果相比,分别增加了 158%127%。根据国土资源部报告,2015 年我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 6,772.20 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 3,754.35 亿立方米,2 个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集中在十个大型盆地,依次为: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渤海湾、松辽、柴达木、准格尔、莺歌海、渤海海域和珠江口9。天然气资源总量中,西部地区占据 80%,东部占 8%,海域占 12% 

 

       2)我国天然气供求情况 

       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和产量快速增长,增幅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根据 wind 资讯统计,我国天然气产量从 2006 605.71 亿立方米增长至 20151,379.62 亿立方米,消费量从 2006 593.08 亿立方米增长至 2015 1,973.22亿立方米。 

 

       由于我国国内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进口天然气主要是从西北通过管道进来的中亚天然气和沿海 LNG;为了解决天然气供需矛盾,我国目前天然气发展提出了“海陆并举、液气俱重、多种渠道、保障供应”的发展举措;我国天然气供应格局呈现出“西气东输、海气上岸、北气南下”以及“就近外供”的局面。 

       3)我国天然气管道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天然气管道建设成为我国天然气应用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建立了第一条输气管道巴渝线以来,经过 50 余年的建设,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取得长足发展。至 2014 年底,我国建成并投产天然气长输管道 8.3 万公里,初步形成以西气东输、陕京线、中卫等输气管道的主骨架的全国性的输气网络,随着中俄天然气的最终落实,中国天然气四大进口通道(即东北、西北、西南、海上)的布局也基本形成,这将有助于实现天然气进口的多渠道,多来源,多品种,对于保证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2010 10 月,我国首条跨国天然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实现双线投产;2013 6 月,中缅天然气管道全面竣工,中东、非洲、缅甸的油气资源可以直接通过该管道输送到我国境内。 

       此外,俄罗斯方面,除了中俄原油管道已于 2009 9 月开工,2011 1 月正式投产之外,中俄规划的中俄天然气管线正在推进中。中俄天然气管线东线和西线,计划分别从中国东北和西北入境,每年可向中国输送约 70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其中,西线利用西西伯利亚的资源,进入中国新疆,每年输送约 300 亿立方米,通过西气东输供应长三角乃至珠三角;东线利用东西伯利亚、远东与萨哈林大陆架的天然气田,进入中国黑龙江,每年输送约 380 亿立方米,通过中国东北天然气管网供应东北和环渤海地区。截至 2015 年,我国天然气管网布局如下: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到 2020 年,我国长输管网总规模达 15万千米左右(含支线),输气能力达 4,800 亿立方米/年左右;储气设施有效调峰能力为 620 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地下储气库调峰 440 亿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调峰 180 亿立方米;LNG 接收站投产 18 座,接收能力达 7,440 万吨/年左右;城市配气系统应急能力的天数达到 7 天左右。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我国天然气到 2020 年的长输天然气管网布局如下: 

 

       4)我国国内天然气生产供不应求,进口量大幅提高 

       为满足激增的天然气用气人口及消费需求,我国天然气生产近年来保持较大增长态势。我国自 2006 年开始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攀升。据卓创资讯统计,2015 年中国共计进口天然气 621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3.3%,其中进口管道天然气 345.6 亿立方米,进口液化天然气 275.4 亿立方米,主要进口国为土库曼斯坦、卡塔尔、澳大利亚等国家。 

       5)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地位逐渐提升 

       目前全球常规能源资源主要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及水电、核电、风电等,目前在国内的能源消费中,主要以原煤和原油为主,而天然气及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占比较仍就较小。 

       随着环境污染逐渐加剧以及石油、煤炭等资源的日益紧缺,国内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已不可避免,而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的低碳能源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燃气、发电、化工和工业染料等领域,能够在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此,2014 6 月,国务院下发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提出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国内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2亿吨标准煤,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 85%左右,能源储备应急体系基本建成;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尽管近年来天然气在国内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地位已经显著提高,但与世界25%的平均水平相比,占比仍非常低。初步核算,2015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3.0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9%。与2014年相比,煤炭消费量下降3.7%,原油消费量增长5.6%,天然气消费量增长3.3%,电力消费量增长0.5%。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7.9% 

 

       6)天然气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城市燃气继续成为增长动力 

       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体现了我国对于天然气发展的重视,亦表明了我国对天然气存在巨大的实际消费需求,天然气用气人口及消费总量增长强劲。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 年城市燃气天然气用气人口超过 4.21亿人;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已从 2000 年的 245 亿立方米增加到 2014 年的 1,830 亿立方米,年均增长达 15.44%,显示了我国强劲的天然气消费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以城市燃气为主的利用结构,2013 年,随着城市燃气管网的进一步完善和大气污染治理要求的提高,我国城市燃气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2002 年至 2014年,天然气消费中我国城市燃气消费量由 43 亿立方米增至 964.4 亿立方米,占消费总量的比重由 17.6%上升至 52.7% 

       4、天然气的比较优势 

       天然气与其他一次能源之间具有替代性,但是由于天然气在经济和环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将不断提高。下表是贵州地区各类能源热值价格比情况: 

 

       综上,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因其具有的排放率、污染率低,利用效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交通以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在国内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也会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以及国家的能源调整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与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稳居全球首位,标志着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