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几年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及供求情况。根据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和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5 年),天然气地质资源量 90.3 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 50.1 万亿立方米,与 2007 年评价结果相比,分别增加了 158%和 127%。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天然气发电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1)中国天然气资源状况
根据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和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5 年),天然气地质资源量 90.3 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 50.1 万亿立方米,与 2007 年评价结果相比,分别增加了 158%和 127%。根据国土资源部报告,2015 年我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 6,772.20 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 3,754.35 亿立方米,2 个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集中在十个大型盆地,依次为: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渤海湾、松辽、柴达木、准格尔、莺歌海、渤海海域和珠江口9。天然气资源总量中,西部地区占据 80%,东部占 8%,海域占 12%。
(2)我国天然气供求情况
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和产量快速增长,增幅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根据 wind 资讯统计,我国天然气产量从 2006 年 605.71 亿立方米增长至 2015年 1,379.62 亿立方米,消费量从 2006 年 593.08 亿立方米增长至 2015 年 1,973.22亿立方米。
由于我国国内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进口天然气主要是从西北通过管道进来的中亚天然气和沿海 LNG;为了解决天然气供需矛盾,我国目前天然气发展提出了“海陆并举、液气俱重、多种渠道、保障供应”的发展举措;我国天然气供应格局呈现出“西气东输、海气上岸、北气南下”以及“就近外供”的局面。
(3)我国天然气管道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天然气管道建设成为我国天然气应用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建立了第一条输气管道巴渝线以来,经过 50 余年的建设,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取得长足发展。至 2014 年底,我国建成并投产天然气长输管道 8.3 万公里,初步形成以西气东输、陕京线、中卫等输气管道的主骨架的全国性的输气网络,随着中俄天然气的最终落实,中国天然气四大进口通道(即东北、西北、西南、海上)的布局也基本形成,这将有助于实现天然气进口的多渠道,多来源,多品种,对于保证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2010 年 10 月,我国首条跨国天然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实现双线投产;2013 年 6 月,中缅天然气管道全面竣工,中东、非洲、缅甸的油气资源可以直接通过该管道输送到我国境内。
此外,俄罗斯方面,除了中俄原油管道已于 2009 年 9 月开工,2011 年 1 月正式投产之外,中俄规划的中俄天然气管线正在推进中。中俄天然气管线东线和西线,计划分别从中国东北和西北入境,每年可向中国输送约 70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其中,西线利用西西伯利亚的资源,进入中国新疆,每年输送约 300 亿立方米,通过西气东输供应长三角乃至珠三角;东线利用东西伯利亚、远东与萨哈林大陆架的天然气田,进入中国黑龙江,每年输送约 380 亿立方米,通过中国东北天然气管网供应东北和环渤海地区。截至 2015 年,我国天然气管网布局如下: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到 2020 年,我国长输管网总规模达 15万千米左右(含支线),输气能力达 4,800 亿立方米/年左右;储气设施有效调峰能力为 620 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地下储气库调峰 440 亿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调峰 180 亿立方米;LNG 接收站投产 18 座,接收能力达 7,440 万吨/年左右;城市配气系统应急能力的天数达到 7 天左右。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我国天然气到 2020 年的长输天然气管网布局如下:
(4)我国国内天然气生产供不应求,进口量大幅提高
为满足激增的天然气用气人口及消费需求,我国天然气生产近年来保持较大增长态势。我国自 2006 年开始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攀升。据卓创资讯统计,2015 年中国共计进口天然气 621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3.3%,其中进口管道天然气 345.6 亿立方米,进口液化天然气 275.4 亿立方米,主要进口国为土库曼斯坦、卡塔尔、澳大利亚等国家。
(5)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地位逐渐提升
目前全球常规能源资源主要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及水电、核电、风电等,目前在国内的能源消费中,主要以原煤和原油为主,而天然气及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占比较仍就较小。
随着环境污染逐渐加剧以及石油、煤炭等资源的日益紧缺,国内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已不可避免,而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的低碳能源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燃气、发电、化工和工业染料等领域,能够在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此,2014 年 6 月,国务院下发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提出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国内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2亿吨标准煤,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 85%左右,能源储备应急体系基本建成;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尽管近年来天然气在国内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地位已经显著提高,但与世界25%的平均水平相比,占比仍非常低。初步核算,2015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3.0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9%。与2014年相比,煤炭消费量下降3.7%,原油消费量增长5.6%,天然气消费量增长3.3%,电力消费量增长0.5%。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7.9%。
(6)天然气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城市燃气继续成为增长动力
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体现了我国对于天然气发展的重视,亦表明了我国对天然气存在巨大的实际消费需求,天然气用气人口及消费总量增长强劲。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 年城市燃气天然气用气人口超过 4.21亿人;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已从 2000 年的 245 亿立方米增加到 2014 年的 1,830 亿立方米,年均增长达 15.44%,显示了我国强劲的天然气消费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以城市燃气为主的利用结构,2013 年,随着城市燃气管网的进一步完善和大气污染治理要求的提高,我国城市燃气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2002 年至 2014年,天然气消费中我国城市燃气消费量由 43 亿立方米增至 964.4 亿立方米,占消费总量的比重由 17.6%上升至 52.7%。
4、天然气的比较优势
天然气与其他一次能源之间具有替代性,但是由于天然气在经济和环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将不断提高。下表是贵州地区各类能源热值价格比情况:
综上,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因其具有的排放率、污染率低,利用效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交通以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在国内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也会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以及国家的能源调整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