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煤炭总成本中物流占比过半 运价成“煤超疯”推手

  运输能力偏紧是推动此番煤价飞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12月1日召开的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中铁总公司运输局副局长郭玉华坦言,由于前几年大宗货物运输的低迷,中铁总在车皮及通道上向客运及零散白货等倾斜,一定程度上导致煤炭运输能力不够充分。

  但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此番铁路运力偏紧,也因前期“276个工作日限产政策”导致来煤减少,后因部分煤企放开导致运煤量激增,使铁路呈现偏紧状态,而“铁路货运存在阶段性过剩”。

  郭玉华表示,明年铁路运力将处在局部宽松,整体偏紧的局面。

  运价成“煤超疯”推手

  运输是煤炭消费的重要一环,其在煤炭价格中也有着充分体现。山西汾渭能源开发咨询有限公司价格组经理曾浩表示,煤炭总成本中物流占比过半。

  铁路更是煤炭外运的重中之重。据国家发改委于2013年印发的《煤炭物流发展规划》显示,将建设铁路“九纵六横”的规划。所谓九大纵道是解决“北煤南运”的物流通道,六大横道解决“西煤东运”的物流通道。而这些物流通道的一个问题在于,完善煤炭物流通道建设中,只提出了铁路通道和水运通道,而没有公路通道。

  在此番煤价猛涨中,煤炭运力趋紧,特别是铁路运力紧张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郭玉华表示,近期铁路运煤车辆装备明显偏紧。她说,近年来铁路大宗货物运量一跌再跌,铁路部门为了降低闲置车皮日常损耗,一方面将大量车皮按进度报废和封存;另一方面连续3年没有新造敞车铁路煤炭主力运输车。同时,在大宗货物下降情况下,铁总积极拓展白货、集装箱运输等业务,由于上述业务保持着每年近40%增长,由此,将约六成集装箱改用敞车装运,这占用了大量煤炭运力资源。

  另一个原因则是通道能力偏低。郭玉华透露,中铁总将既有线空余运能大量增开客车,希望在收入上实现以客补货。另外,中铁总还大量开行小编组、高速度的白货列车,这使得目前主要运输通道的大宗运力受到限制。

  随之而来的,则是运费上涨。10月10日,太原铁路局、郑州铁路局都发文称:在实行统一运价的营业线,整车煤运输运价水平恢复国家规定的基准运价;乌鲁木齐铁路局将煤炭整车运价在基准运价基础上上浮5%;西安铁路局取消整车煤运输每吨公里下调1分的优惠;11月9日,太原铁路局、兰州铁路局再发布通知,整车煤炭运费基准运价即基价2上浮10%。

  据了解,国家铁路货物统一运价率由国家发改委制定,以15.51分/吨公里为基准价即基价2,铁路运输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主确定具体运价水平,允许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限。在10月10日前,铁路局运价执行的是下浮5%~10%政策。

  运力缓解涨价或难再现

  面对铁路运力的紧张,郭玉华提出了解决之道。

  她透露,目前铁路已经启动了2万辆平板车投入工作,此外计划再投入2万辆敞车,并且视市场需求情况,再追加货运计划。同时,在通道能力建设上,明年全国最重要的煤炭运输大通道大秦线还可以再增加3000万吨-4000万吨的运输能力,铁路环渤海下水煤炭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对于未来趋势,郭玉华则表示,明年铁路运力将呈现局部宽松,整体偏紧的局面。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番铁路运力偏紧,实际上也因前期“276个工作日限产政策”导致来煤减少,后因部分煤企放开导致运煤量激增,使铁路呈现偏紧状态。

  曾浩则补充表示,由于今年9月开始执行的公路治超新规,导致煤炭公路运输成本大幅上涨,由此给铁路带来大量增量业务;另一端则是在煤价逐渐趋稳的情况下,贸易商大量出售此前囤货,这也导致煤炭运输量激增。

  随着煤炭供应的逐步恢复,曾浩说,“运输价格再涨已无市场支撑。”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正是因为各种因素叠加,才导致了铁路运输短期紧张,但长期来看,处在阶段性过剩阶段。“运输量实际上由需求决定,但煤炭总需求还在下降,前段时间就有大量车皮、路段、港口设备处于闲置阶段,前几年冬天也没有出现运力紧张,可见铁路运输能力总体还是比较宽松。”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