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煤电企业建煤炭库存责任制稳煤价 发改委称不会跌破370元

  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煤炭生产、运输、消费、流通企业及相关研究咨询机构等500余家参加了会议。

  这次交易会是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脱困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时期举办的一次重要会议。

  交易会围绕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保供给、稳运行,促进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以及构建全国煤炭市场体系为中心,以年度中长期合同洽谈为切入点,着力完善煤炭市场化交易机制。

  明年煤价不会跌破370元/吨

  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煤炭行业进入了新一轮下行周期,煤炭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企业亏损面大幅上升,老矿区、老企业经营困难问题突出。

  针对煤炭行业严峻的困难形势,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和《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文件。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推动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与脱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2016年全国煤炭去产能任务已基本完成,煤炭市场供需实现了基本平衡,部分地区出现了结构性供应紧张;煤炭价格理性回升,企业经营形势有所好转。

  中国煤炭协会会长王显政在会上表示,严格执行控总量与减量化生产等政策措施,是实现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关键。初步统计,今年1月份-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27.4亿吨,同比减少3.3亿吨,下降10.7%。预计全年煤炭产量34.5亿吨左右,减少3亿吨。

  他还表示,受煤炭产能退出、减量化生产和国际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由年初的370元/吨缓慢恢复到9月中旬达到了550元/吨。实现了0.1元/大卡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稳定在680元/吨左右。随着中央企业之间、大型煤炭企业与主要用户之间陆续签订中长期合同,市场价格预期更加稳定。

  “多因素叠加促成煤炭市场价格理性回归,要着力把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王显政表示,煤炭市场价格过低、有悖于价值规律,不利于行业发展;同样,价格过高,也不利于行业发展;价格短期过快上涨,也不利于市场平稳运行。对此,煤炭企业要引起高度重视,着力稳定煤炭价格,把价格稳定在550元/吨-600元/吨左右,维护行业平稳运行。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昨日也在会上表示,明年春季供暖季结束后煤价会进一步出现下跌,但是肯定不会跌破红线,业内担心的再跌到370元/吨的超低情况也不会再出现。

  煤电企业将建煤炭库存责任制稳煤价

  近期,国家发改委组织神华、中煤能源与五大电力企业集团,山西焦煤与部分重点钢铁企业签订了2017年度煤炭供需中长期协议;在本次交易会上,还将有许多煤炭、电力、钢铁、建材等大型企业之间签订年度或中长期合同。

  记者还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和保障中长期合同的有效执行,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保障煤炭中长期合同履行的意见》,明确了推进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和履行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

  王显政表示,以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为切入点,构建煤炭供需双方新型战略合作关系,稳定市场预期,确定数量和质量,明确基础价格+浮动价格的定价模式,达到了煤炭供需双方互利共赢、两放心两个定心丸的效果;煤炭企业有了市场定心丸,不再担心市场份额;用煤企业有了保障定心丸,不再担心资源供应。

  连维良还提到,国家还将效仿盐业等行业推行建立企业煤炭库存责任制度,规定最低和最高库存,此举有助于避免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比如,电厂电煤库存最低要达到15天,最高不超过30天。下一步将在煤炭和电力企业中推行这项制度。今年4季度出现的煤炭缺口约为4000万吨,通过动用煤炭库存可以化解这一问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