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发改委出手稳煤价 电煤涨价不利于企业降成本

  “煤超疯”难以再疯狂了。

  12月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指出,下一步将采取相应措施,稳定市场,稳定价格。

  他指出,煤炭产能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国家发改委促进煤电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长期合同可以让双方锁定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本次交易会和往年不同的是,煤电双方签订合同,也需要有履约保障,这与过去不签价格的情况还不一样。

  当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保障煤炭中长期合同履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鼓励支持更多煤炭供需企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签订更高比例中长期合同,大型煤炭、电力、钢铁企业要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副教授邢雷指出,不同企业签订的长期协议不太可能完全一样,毕竟煤炭质量也有区别。明年煤炭价格除了与煤炭供给有关外,也取决于经济因素。

  建立企业煤炭库存责任制

  12月1日,秦皇岛港口5500大卡煤炭价格仍为每吨600元左右,处于一周的稳定状态,但是比年初上涨了60%。

  由于第三、四季度煤炭价格上涨过快,使得国家发改委一再进行调控,启动了日增产30、50万吨的应急措施,还放开了煤炭工作日276天的生产限制,且实施了促进煤炭长期合同的签订工作。

  连维良在上述交易会上指出,煤价不会再次跌破底线,肯定不会出现之前370元/吨的超低价情况。

  为此,将推行建立企业煤炭库存责任制度,规定最低和最高库存,以避免价格出现大幅波动。276个工作日到330个工作日之间的约6亿吨煤炭产能,相当于产能储备,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这是保持价格稳定避免大起大落的重要基础。

  连维良表示,2017年276个工作日制度要执行,而且要通过实践不断稳定和检验。但是这个数字不会固定,因为全面减产会导致市场供不应求,全面放开也不适合,这会导致煤炭价格下跌,而中长期合同制度是多赢举措。

  上述《意见》强调要健全合同履约考核评价。国家发改委、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合同履行情况实行分月统计、按季考核。对诚实守信、认真履约的企业要纳入诚信记录,对履行不力甚至恶意违约的企业纳入不良信用记录并视情况公开通报。

  一位证券行业煤炭分析师指出,从现在的情况看,明年动力煤价格是趋稳的,不会大跌,大涨的空间也不大。

  涨价对实体经济不利

  国家发改委确保电煤价格稳定,并要求履约责任,这使得下一步电煤价格再大涨可能性降低。

  2015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以2014年平均电煤价格为基准煤价,上网电价将上调或者下调。煤价波动在每吨30元至150元之间的部分,实施分档累退联动,即煤炭价格波动幅度越大,联动的比例系数越小。但是以1年一个周期,电煤价格与基准煤价相比波动每吨低于30元,高于150元为熔断点,即不实施调价。

  目前2016年还剩下1个月,全年的电煤价格平均数字与2014年进行比较,可能会决定2017年是否调整上网电价。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初步测算发现,从发改委动力煤指数来看,电价有上升的压力,比如可能要每千瓦时普遍涨0.04-0.06元钱。

  但是,要启动煤电联动机制难度仍比较大。上半年国务院出台了一个给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文件,明确了降电价是给企业降成本的主要举措之一,通过电改来降低电价释放改革红利是一个方向。因此,虽然现在煤价上涨,电力企业成本上升,但政府调高电价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中国工业电价整体比美国高40%左右,电价高了对整个经济是不利的,对企业提高竞争能力不利,不利于我国改革和经济的转型。”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姚建刚认为,目前中国电价需要下调。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目前中国的电价比较复杂,居民用电、商业用电、工业用电、农业用电价格都差异很大,最贵的是商业用电,高的时候价格是居民用电的数倍。

  国内民企魏桥电厂给居民售电,每度电只有0.3元左右,这还是电煤价格最高的时候。一般的全国居民电价中,包含了水库移民补贴加价资金,但是即便是加上这个成本因素,魏桥电厂给居民售电价格仍低很多。

  姚建刚认为,目前煤炭价格上升,是减少产能导致的。下一步要煤炭价格稳定,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增加煤炭产量。煤炭产量人为的调控导致价格上涨是不合理的,应该继续让市场去调控。

  今年前10个月,全国煤炭行业去产能2.5亿吨的任务已经完成。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