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伏产业已经步入“高效制胜”时代

   “6·30抢装潮过后,光伏行业将会再度进入寒冬。”这是业内不少悲观人士上半年就曾发出的声音。但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看来,虽然“6·30”过后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情况,国内市场仍然相当乐观。在近日举行的2016(第三届)中国光伏电站投融资论坛上,王勃华再次表示:“国内光伏市场还远远不到冷冻期,也不会出现断崖的情况。今年上半年国内新增装机达到20吉瓦以上,这种火爆的情形虽然无法复制,但是即使下半年新装10吉瓦,今年整体和去年相比也是大进步。”

  国际咨询公司MercomCapital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预测2016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高达76吉瓦,而中国将以高达31吉瓦的总装机量继续领跑全球光伏市场,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光伏市场还远远不到寒冬。但是,寒冬虽然未至,不少业内人士却称,由于激烈的价格战和成本快速下降,我国光伏行业已经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拐点即将到来。

  近日,包括美股上市的各大光伏制造商陆续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与上半年的业绩全面飘红不同,光伏企业第三季度业绩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分析光伏上市企业财报可以发现,在淡季和激烈的价格竞争下,高效产品生产商表现出更稳定的抗风险能力和强劲的生命力。

  梳理光伏企业的三季度财报还可以发现,在海外布局的光伏龙头企业,虽然国内业绩下滑,但通过调整国际市场的销售策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下跌幅度。

  针对今年前三季度的出口情况,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日本占到了1-9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市场的19%,印度为16%,美国为12%,同时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新兴市场正加速崛起。此外,三季度组件出口同比下降,电池片和硅片则同比增加,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内光伏企业在国外如东南亚等地区自建组件厂,直接出货至国际市场。

  王勃华对此表示:“整体来看,前三季度光伏产品出口额达到105亿美元左右,去年全年大概为140亿美元。但是考虑到去年全年没有今年国内自身市场大,今年上半年在国内需求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前三季度仍然能达到105亿左右的出口额,加上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今年出口总体情况呈进步态势。”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看来,市场需求大幅下降时企业调整战略瞄准国际市场,原因在于国内市场还不够稳定,影响市场的人为因素较大。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找到稳定的支点?对企业来说,稳定国内市场与开拓国际市场,需要同时进行。

  目前来看,行业开始回暖的迹象已经显现,太阳能组件价格也有所上涨。各大高效光伏制造商均表示,第四季度公司业绩有望增长。

  晶科能源首席执政官陈康平表示,我国市场需求依然保持强劲,组件价格已经企稳。需求将在下一轮补贴削减正式公布后继续回升,这也将成为2017年上半年需求增长的重要催化剂。

  保利协鑫同样表示,今年9月以来市场需求强势回升,将进一步推动公司的硅片技术降本成效,预计保利协鑫全年业绩将创历史最好水平。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此前曾表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是推进光伏发电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我国光伏产业已经步入“高效制胜”时代,各大制造商在技术上不断研发创新、苦练内功的优势在第三季度突显出来。

  王勃华也表示,今后技术升级是大势所趋,在领跑者招标中就可以看出,采用高效PERC单晶技术、黑硅、MWT和N型双面电池等新技术的企业优势显著,倒逼着行业技术创新发展。

  他还补充说:“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将面临一个新的拐点,过去的发展是完全依靠需求在拉动,但今后需求侧不可能越来越大、越来越足,这就需要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开拓市场、创新市场,所以面临发展的拐点,就更需要在技术创新上不断下功夫。”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