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动力电池政策“门槛”提高 恐致大量中小企业出局

  政策加速动力电池并购潮:“门槛”提高恐致大量中小企业出局

  政策变动的风向,正悄然引起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分化。

  近日,骆驼股份(601311,SH)发布公告称,旗下10亿瓦时电池项目已经投产,按照规划,公司将继续建成总计40亿瓦时的动力电池产能。

  骆驼股份提速动力电池产能布局的举动,是动力电池企业扩产的一个缩影,包括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力神等动力电池供应商龙头企业都开始积极扩产。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了解到,除市场需求外,政策变动是影响企业决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11月底,工信部发布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显示,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从此前“不低于2亿瓦时”调整为“不低于80亿瓦时”,一下提高40倍。

  NBD汽车调查发现,与龙头企业的扩产所不同,这一政策调整让中小电池企业直接面临生存挑战。在资金压力的情况下,很多企业放缓了动力电池产能项目,转为观望。

  政策将促进动力电池行业整合

  正在大幅度扩产的动力电池企业不只是骆驼股份。按照亿纬锂能日前披露的规划,今年其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50亿瓦时,2017年将扩建至90亿瓦时。

  此外,宁德时代今年10月启动一项100亿瓦时的动力电池产能项目。按照规划,国轩高科动力电池产能将在今年扩产至60亿瓦时,并计划在2020年扩产至230亿瓦时。

  根据《意见稿》,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不低于80亿瓦时”。

  “80亿瓦时的产能要求一旦实施,能达到标准的企业屈指可数。”日前,天丰电源的一位负责人告诉NBD汽车,包括部分行业龙头企业,目前产能都不能达到这一标准。从已公布的产能数据来看,在国内53家主流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中,只有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已建成的产能达标。

  对于一次性放大40倍的产能限制,更多中小动力电池企业显得力不从心。

  “建设80亿瓦时的动力电池产能,仅厂房和设备就至少需要投入20亿元以上。”一位动力电池企业的负责人告诉NBD汽车,旗下动力电池的产能今年才刚刚越过2亿瓦时的门槛,80亿瓦时的产能标准一旦出台,将有大量中小电池企业出局。

  据上述负责人透露,在政策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已有部分中小电池企业放缓了原有的产能扩充计划,转为观望。

  “如果政策实施,很多小企业可能会被大企业整合。”上述动力电池企业的负责人告诉NBD汽车,该公司已将动力电池的业务边缘化,重点转做电控技术。“对于不达标且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来说,一旦面临收购并没有太多议价能力。”

  动力电池利润面临下降

  “《意见稿》中的产能标准,应该是与电池企业充分沟通过的,是了解到各龙头企业产能规划之后制定的。”一位电池企业的负责人向NBD汽车表示,在他看来,“政府希望通过提高动力电池门槛的方式,促进动力电池行业的兼并和淘汰,改善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环境。”

  NBD汽车了解到,每10亿瓦时动力电池大约能够满足4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需要。根据中汽协统计,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2.7万辆,粗略计算,对电池产能的需求为大约107亿瓦时。

  然而,目前国内参与动力电池生产的企业数量已经多达145家,已建成产能和在建产能都远远超出了需要。

  在数量提升的同时,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生产成本、产品一致性等方面仍然薄弱,质量参差不齐、技术研发不到位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通病。

  上述负责人告诉NBD汽车,此前因为动力电池准入标准较低,行业竞争一度较为混乱。“大家都在拼命地进行产能建设,很少有企业安心做技术。”

  据上述负责人透露,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背景下,主机厂普遍要求明年动力电池的价格下降三分之一。目前动力电池企业从技术和成本控制上很难达成要求,明年动力电池的利润会下降。

  分析认为,《意见稿》希望规范行业竞争,通过提高产能要求的方式提高企业资金门槛。除产能要求外,《意见稿》明确指出“企业应在动力电池产品的安全性、一致性、循环寿命等方面制订不低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然而,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意见稿》对技术方面的要求仍然笼统,仅有产能可以通过量化标准来考量。

  据了解,现行《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是2015年3月推出的,到目前执行仅20多个月。在此情况下,将产能门槛由较低的2亿瓦时提升40倍,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变革显而易见。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出台政策推动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到“十五五”末期建成一批清洁低碳矿区

中国出台政策推动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到“十五五”末期建成一批清洁低碳矿区

11月7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煤炭这一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引导煤炭行业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此举被视为中国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同时,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

2025年11月10日
我国绿氢产业迈向世界前列 预计2030年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

我国绿氢产业迈向世界前列 预计2030年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

10月22日,在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张晓强指出,我国氢能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30年,绿氢产量有望达到300万吨,形成万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并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10月25日
国家能源局印发行动方案 全面部署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印发行动方案 全面部署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10月23日,据国家能源局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及《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等法律和政策文件精神,国家能源局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加快推进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该方案旨在系统性地构建并完善能源行业信用体系,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2025年10月24日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