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俄罗斯沙特冻产 最大威胁是伊拉克 伊朗产量已基本恢复

导读:俄罗斯沙特冻产  最大威胁是伊拉克  伊朗产量已基本恢复。上一次OPEC与俄罗斯商讨石油冻产还是4月份的事情,当时“掉链子”的是沙特——沙特坚称如果伊朗不参与冻产,自己也不会做任何承诺。

       上一次OPEC与俄罗斯商讨石油冻产还是4月份的事情,当时“掉链子”的是沙特——沙特坚称如果伊朗不参与冻产,自己也不会做任何承诺。伊朗的石油产量在制裁松绑之后还在恢复过程中,当然不会同意沙特的提议,结果上次冻产会议闹得不欢而散。 

       普京今日表示将推动与OPEC在本月底达成冻产协议,并认为伊朗应得到豁免。而沙特目前的石油产能已近历史高峰,有充足的动力现在冻产。 

       因此,本月底在阿尔及利亚举行的OPEC非正式会议上,冻产能否达成的关键显然已不再是沙特、最大的障碍也不是伊朗,而是——伊拉克。 

       俄罗斯乐见其成 

       上次4月份的冻产提议,俄罗斯起了主要作用。为了避免再出现上次的尴尬局面,俄罗斯此次在“纷争”出现之前,就先发制人出面“调停”。

       普京在今日接受Vladivostok采访时称,由于众所周知的制裁,伊朗的起点非常低,让它停留在制裁期间的水平有失公平。 

       普京称,虽然今年4月份的冻产谈判因伊朗是否应该参与的争议而破裂,但是现在这些国家意识到针对伊朗的国际制裁几个月前才解除,应该允许它提高产量。普京表示,他下周在中国参加G-20领导人峰会期间将与沙特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会面,届时他可能建议完成冻产计划。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其财政预算的40%。国际油价的持续低迷,让俄罗斯出现了2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衰退。 

       此外,俄罗斯将于今年稍晚进行国会选举,2018年进行总统大选。普京推动达成冻产协议可谓是动力十足。OPEC和俄罗斯合计占全球石油产量的50%以上。 

       沙特的如意算盘 

       其实沙特选择现在支持冻产,实属明智之举,因为可以将其原油产量冻结在季节需求高峰上。 

       根据沙特官方发布的数据,7月沙特平均日产1067万桶原油,比今年1月份的水平高出45万桶。倘若沙特选择在今年4月早早达成冻产协议,沙特的日均产量就会被固定在最高1022万桶,而不是现在的1067万桶。此为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在于沙特的国内原油需求在9月份之后,因季节性因素将出现大幅下滑。在国内需求高峰过后实施短暂的冻产协议,对于沙特而言是最好的时机,比在国内季节需求低峰时选择冻产有利得多。 

 

       伊朗产量已基本恢复 

       上次冻产提议因为伊朗不同意不欢而散。主因美国取消对伊石油出口制裁后,伊朗的石油产量还未充分恢复。 

       但此一时彼一时。1月份时伊朗的石油产量仅有不到300万桶/天,而7月份已迅速恢复到350万桶/天,离制裁前产能仅一步之遥。伊朗工业、矿业和贸易部副部长Moazami近日称,伊朗当前石油产出为380万桶/日,已增产至被国际制裁之前的水平,比最新OPEC数据高出20万桶/日。


       伊朗称,在石油产量恢复至制裁水平之前,不会考虑冻产。但离这一天也不远了。伊朗决心在9月底就恢复至400万桶/天的制裁前水平,届时如果伊朗的产量无法在短期内继续提升,只能通过大量长期投资才能进一步提升石油产能的话,伊朗将非常愿意坐到谈判桌前。 

 

       最大威胁是伊拉克 

       但在前往冻产的“康庄大道”上,伊拉克此次可能成为“绊脚石”。 

       伊拉克新任石油部部长卢艾比称,目前包括北方库德族自治区产量在内,伊拉克全国石油日产量约为460-470万桶。这一产量在OPEC内仅次于沙特,这相当于整个OPEC产量的近15%。伊拉克95%的公共支出均仰赖石油销售。 

       据路透报道,伊拉克总理Haider al-Abadi表示,该国还未获得其全部的油市份额,暗示不会为了任何支撑油价的OPEC协议而抑制石油产出。 

       伊拉克新任石油部部长卢艾比一上任,头等大事就是要求所有在伊拉克南部运营的石油巨头,包括英国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和中石油等重启开发投资计划,提升石油产能。虽然通过新设投资增加产能,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效果,但如果伊拉克现在承诺将产能冻结在当前水平,无异于自己打脸。 

       所以在普京出面支持冻产协议的消息出来后,油价并不感冒,反而转头向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伊拉克的态度存在不确定性,或许将影响此次冻产协议的成败。


       德国商业银行、花旗集团等机构的分析师警告称,即便达成冻产协议,与减产相比,仅仅把产量冻结在当前的水平,对全球市场持续供应过剩的局面基本没有效果。此外,他们还表示,多数参与国家的产量已经接近其产能极限,因此做出冻产承诺无关痛痒。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储能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来源  中国报告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与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稳居全球首位,标志着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