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石墨烯,谨防“起大早赶晚集”

  11月25日,国内首个石墨烯研发与应用联合工程中心在江苏省江阴市揭牌成立。这标志着石墨烯开始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阶段,炙手可热的石墨烯产业进入爆发前夜。

  开启示范应用“窗口期”

  最近,位于江阴临港新城的一条不知名小河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上月16日,这条1.2公里长的黑臭河道被分成两段,其中一段放置了一张化纤网。仅仅经过了7个晴天的阳光普照,两个河段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放置了化纤网的那一段,河水已经变清,还出现了鱼虾的身影;而没有下网的那一段,河水依然臭不可闻。

  这张化腐朽为神奇的网,就是中国科技开发院江苏分院与江阴碳谷集团、双良集团等企业联合研发的全球首款石墨烯可见光催化网。中国科技开发院江苏分院副院长冯冠华介绍,该款光催化网将石墨烯材料和“可见光响应的异质间高效量子转移技术”相结合,可对水体中有毒有机物进行分解、除臭,增加水体含氧量。有了这张网,冬天需要一个月、夏天10天不到,就可以让一条河彻底摆脱黑臭水体。

  凭借在该领域的先行布局,江苏在石墨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江苏省石墨烯产业开始从基础研究转入示范应用阶段,在纺织原料、海工涂料、锂电池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一批有实力的苏企频频发力。耐久性提升5倍的防腐涂料、导电率提升3个数量级的锂电池和治污能力提升150倍的光催化网,都出自江苏企业之手。

  千亿产业曙光初现本

  月初,国内石墨烯行业知名企业允升国际宣布:在江阴年产100吨石墨烯生产线顺利达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年产5000吨优质石墨烯量产基地。一个千亿规模的石墨烯产业集群即将形成。

  长期以来,有着“黑金”之称的石墨烯主要在实验室以克为单位小批量生产,每克售价高达5000元。2013年,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国内首条大规模宏量制备、全自动控制的粉体石墨烯生产线,年产能达100吨,致使石墨烯价格下降为每克1~3元。产能扩大、成本降低,让石墨烯大规模产业化成为可能。江苏省经信委巡视员陆元刚介绍,江苏在石墨烯产业孵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已形成了以江阴、无锡惠山、常州武进以及南京、南通、泰州等为核心的石墨烯产业创新带,成为全国领先的石墨烯产业聚合区。

  作为人类迄今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材料之一,有望引领多领域、跨时代的变革。国家973首席科学家马紫峰教授向记者表示:“在石墨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市场的关键时期,江苏再一次取得了先发优势。”

  “虚火”已显莫步光伏后尘应

  用起步,产业集聚,石墨烯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热钱涌入、急功近利、同质化竞争等“泡沫化”现象也开始出现。在近日江阴举行的石墨烯应用技术产业论坛上,多位学界专家和业内外人士表示,石墨烯产业在加速发展的同时,重上游轻下游、重科研轻应用、重噱头轻实干等“虚火”端倪初显,若放任自流,恐将导致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起大早、赶晚集”。“未来的石墨烯产业是一块大蛋糕,我们能切到多少,取决于现在关注什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忠范认为,当前,我国在石墨烯关键技术、业态和商业模式上的瓶颈尚未完全打通。学界和业界应该更加关注突破引领未来的核心技术,而不仅仅是制造几个产品。马紫峰教授也向记者直言:“大量不具备核心技术支撑的企业涌进石墨烯低端应用领域,形成惨烈厮杀。未来,这类企业大多将被行业洗牌淘汰出局。”

  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黄志臻认为,防止造成新的产能过剩,避免重蹈光伏产业覆辙,地方政府应加强制度设计,着力构建石墨烯产业发展创新生态,引导企业适度聚焦石墨烯高端应用领域,避免同质化竞争。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与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稳居全球首位,标志着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