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光伏行业困局仍未破:明年依旧不乐观

  生存的艰难,正在光伏行业深度蔓延和渗透。

  近期,知名光伏企业天威集团的破产重整让这个行业再次蒙上沉重的阴影。这是继无锡尚德、超日太阳能和江西赛维之后,中国第四家破产重整的知名光伏企业。

  在经历了行业整体狂欢之后,光伏业遭遇了断崖式萎缩,并且,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行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突破困局。

  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光伏行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大批企业或还将面临倒闭。按照目前的状况,光伏行业要完全走出低谷估计还需要两到三年。

  或再迎破产潮

  10月8日,天威集团破产管理人向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而早在今年1月份,天威集团就被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2013年,无锡尚德破产重整无疑成为这个行业转向滑铁卢的风向标。作为一家世界性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无锡尚德2005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民营企业,后来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商之一。但即便有着这样辉煌业绩,这家公司仍旧无法抵御寒冬的侵袭,最终轰然倒下。

  光伏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其前景不容置疑。然而,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尽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积极的自救,但终究难以承受这漫长的寒冬。今年9月份,曾经作为江西的骄傲,带来无限风光的江西赛维,进入法院强制破产重整程序。赛维是江西省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2007年6月1日登陆纽交所的赛维LDK创下了中国新能源领域迄今无法超越的最大一次IPO,并于当年10月达到市值巅峰的102.85亿美元。

  多家知名企业的破产让这个行业蒙上了沉重的阴影。中研普华研究员闫素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前十大光伏企业的负债率较高。今年上半年,中国主要光伏企业英利集团负债率已达到128%,阿特斯、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的负债率也分别达到了81.17%、78%、77.27%。由于产能过剩等问题,中国光伏组件领域过去曾出现过中小企业的破产潮。现在,随着“价格战”升级和规模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更大规模的破产或近在眼前。

  而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则认为,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被“双反”,也是光伏行业陷入价格战,企业陷入危机的根本原因。他同样认为,照此下去,新一轮光伏企业破产倒闭潮可能会来临。

  尚难走出低谷

  而更多企业人士认为,毋庸置疑,造成光伏行业倒闭潮重现的原因无外乎产能过剩。浙江一位要求不署名的光伏企业老板告诉记者,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排在前十的企业,看看他们今年的产能计划,就会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国内外有这么大的市场吗?最后卖给谁去?”他说,最终企业只能赤膊上阵,拼价格比实力了,就看谁能支撑到最后。他放言,整个行业起码要倒闭60%以上的企业,这个行业可能才会真正过上“好日子”。

  尽管如此,业内专家仍然对包括光伏行业在内的新能源行业未来的前景表示看好。闫素飞对记者表示,目前行业确实经历着特殊阶段,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取消,行业洗牌不可避免。未来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龙头企业优势明显高于二三线企业,更多的中小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现金流差的企业将最先倒下。”宋清辉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今明两年光伏厂商的前景还是不容乐观,一部分厂商很可能陷入困境、破产或倒闭,特别是那些在外欠下巨额债务的公司。他分析,在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有望在最近两三年逐步走出低谷。

  前景依旧可期

  尽管光伏产业遭遇严重寒冬,但是全世界都在倡导新能源,太阳能是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未来前景依然被看好。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院王斯在中国光伏大会上也力挺光伏产业。他说,虽然目前光伏度电成本在0.5—0.8元(仅指成本不是电价),根据不同资源条件的合理电价在0.6—0.9元/千瓦时之间,的确比火电和水电要高,不过,过去8—10年间光伏成本下降迅速,组件售价和系统初投资的下降幅度都达到90%左右,因此,可以预见,到2020年光伏电价将下降到0.4—0.6元/千瓦时,2025年将下降到0.3—0.4元/千瓦时,届时,光伏发电将全面进入市场。

  数据显示,2015年光伏新增装机量约15吉瓦,同比增长40%以上,连续3年全球第一,其中地面电站占比84%,分布式电站占比16%,而累计装机约43吉瓦,跃居全球第一。闫素飞对记者表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光伏产业在我国依然是朝阳产业,未来五年国内光伏市场将会继续升温。

  宋清辉对记者表示,光伏企业应该积极地研发更高效、更可靠以及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整个行业步入到良性发展轨道上去。同时,政府还应通过一些光伏扶贫项目,引导个别优质光伏企业继续或加大投资。他说,光伏产业要想重塑未来,必须重塑从光伏生产到光伏发电消费的各个环节。不光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更需要光伏企业本身做出巨大的努力,度过光伏产业过剩等危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据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首部能源法的正式施行填补了能源领域立法空白。强调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创新机制。要求建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制度,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上升为法律制度,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

2025年01月04日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12月10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月我国进口煤炭5498.2万吨,较上月增加873.4万吨,环比增长18.89%,同比增长26.38%,创下历年来单月进口量历史新高。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49034.9万吨,同比增长14.8%,进口均价688.4元/吨,同比下跌12.5%。较2023年,我国进口煤

2024年12月14日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12月12日晚,从事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国轩高科(002074)公布两个海外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公告,投资金额合计不超过25.14亿欧元,约等于人民币191.47亿元。

2024年1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