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天然气体制改革试点将落地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正在迅速推进。

  日前,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提出,通过推进试点、示范先行,有序支持重庆、江苏、上海、河北等省市开展天然气体制改革试点。

  而在前不久,福建已经成为第一个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同时,八份天然气价改政策也已密集出台为此铺路。分析师表示,此次推出的四省市天然气体制改革试点,不仅仅是从价格角度考虑,主要关注点在于推进下游应用,在运营体制改革方面或许也将有新的动向。

  四省市将成体制改革试点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国家能源局油气司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全面加快推进天然气在城镇燃气、工业燃料、燃气发电、交通燃料四大领域的大规模高效科学利用、产业上中下游协调发展,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通过推进试点、示范先行,有序支持重庆、江苏、上海、河北等省市开展天然气体制改革试点。

  意见针对天然气下游消费领域多个板块提出了推进天然气利用的四大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实施城镇燃气工程。积极有序推进以气代煤,快速提高城镇居民气化水平,并开展天然气下乡试点;实施燃气发电工程。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鼓励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有序发展热电联产天然气电厂;实施工业燃料升级工程,积极推进工业燃料以气代煤代油;实施交通燃料升级工程。加大加气注站建设力度,加快推动重点领域应用推广。

  对此,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广彬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几点任务如能达成将有效改善国内天然气利用结构的矛盾,对未来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存在重大利好。

  此外,意见还针对目前制约天然气利用的发展定位不明确、体制机制亟待改变、支持政策不完善以及季节性调峰保供难题等四大结构性矛盾给出了相关指导意见。

  刘广斌还称,预计“十三五”期间,在国家层面政策保障和资源供应保障的双重支持下,天然气市场投资以及市场化改革均将取得良好发展。

  需要一提的是,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在福建省开展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试点。这是天然气第一个市场化改革试点。

  在刘广彬看来,将福建作为价格改革试点,更多的是从价格市场化改革的角度来考虑,主要的方法是西气东输门站价格由上下游自行协商确定,并希望将未来取得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借鉴推广。

  “而本次征求意见稿提及的四省市天然气体制改革试点,不仅仅是从价格角度考虑,主要关注点在于推进下游应用。” 刘广彬还表示,在运营体制改革方面或许也将有新的动向,例如燃气设施的相关标准、建设规范的出台,天然气消费结构改善、项目审批等等环节。当然也包含价格体系的改革。

  天然气价改政策已密集出台

  从今年8月底以来,关于天然气改革的政策密集发布。

  据《证券日报》记者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陆续发布《关于加强地方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降低企业用气成本的通知》、《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关于明确储气设施相关价格政策的通知》、《关于做好油气管网设施开放相关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16年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化肥用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关于福建省天然气门站价格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共八份政策。

  这八份文件环环相扣又如此密集的公布,业内认为,距离油气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已经不远。

  需要一提的是,中石化、中海油和中石油更是先后公开了油气设施信息,标志着油气领域中游环节将引入第三方竞争,逐步实现管网独立取得重大进展。

  除此之外,近段时间,关于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利好消息也频繁出台。11月26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起转入正式运行。而在此前,中石油已在交易中心实现数笔冬季保供可调配气量的线上挂牌和成交。

  中金公司分析师关滨认为,随着天然气调峰价格机制的逐渐成熟,和市场初步开放,未来供需双方通过交易平台进行的线上交易,可能进一步起到价格发现和指引的作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