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天然气市场化正式启动 “亚洲溢价”有望彻底改变

  作为全球的油气消费大国,中国因缺少定价能力而不得不支付油气市场“亚洲溢价”。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投入运营有望改变这一局面。

  11月26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平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投入运行。

  当天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上海市市长杨雄、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中石化董事长王玉普和中海油董事长杨华等出席。

  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积极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降低管输气价,逐步开放生产、销售气价,实施气、电价格联动。推进天然气接收和储运设施公平开放,扩大海上低价LNG进口,做大蛋糕,摊薄成本。合理布局天然气网络和服务设施,鼓励大用户直供,加强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将是‘十三五’期间天然气市场化进程的平台。”上海一位天然气专家介绍。

  据了解,自2015年7月1日试运行以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交易量屡创新高。今年1-10月份,其管道气共成交153.8亿立方米双边、液化天然气LNG成交131.6万吨双边。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透露,预计2016年天然气单边交易量有望突破150亿立方米,占全国消费量的8%。

  “目前,三大石油管道天然气资源均被纳入交易中心交易。另外已有八家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通过交易中心买卖管道气,包括中国燃气、港华燃气、新奥燃气及北京燃气在内燃气企业交易量增长迅速。截至10月31日,累计开发会员269家,其中,交易类会员260家,非交易会员9家,交易中心会员规模持续增加。”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介绍。

  “未来城市门站价格将被取消,政府只对管输价格进行监管。”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调研员刘满平表示。

  天然气市场化

  据了解,过去国内天然气价格由天然气出厂价、天然气管输价格、天然气城市门站和天然气终端价格等多个价格共同组成,“而每个价格都需要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批准。”上述上海天然气专家说。

  因此,中石油等石油央企、地方燃气企业与众多非居民和居民天然气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石油央企对天然气的生产、进口量顾虑很大,非居民和居民天然气也对天然气价格不满意。”他说。

  更重要的是因为国际天然气价格不断变化,因此中国只能被动接受国际气价。

  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相继出台《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提出将天然气管输价格从城市门站价中分离出来,重新制定。刘满平表示,未来城市门站价格将被取消,政府只对管输价格进行监管。

  这样一来,石油央企、地方燃气企业就可以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交易各自生产或进口的天然气。

  刘满平表示,天然气价格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控制配气费。因为配气费占比例过高,环节过多,目前中国的配气费主要由增容费、计量费、调峰费、营业税金以及附加利润构成。“规范和控制配送气的费率水平是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重要目标。”

  对此,苏伊士中国区全球能源管理副总裁古德伟表示同意。

  他认为,国际能源贸易市场正从地理上连接起输气管、储气站的实体中心建设转向囊括了管网体系、交易节点的虚拟中心搭建。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透明开放的交易平台及配套完善的市场机制至关重要。

  这种更优的价格和更多的透明性事实上正反映了交易中心在发现真实价格、促进资源流通方面的巨大作用。此前,伴随亚洲需求的崛起,中国已有超过60%的原油需要从国外进口,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也超过30%。作为全球的油气消费大国,中国却因缺少定价能力而不得不持续支付着油气市场的“亚洲溢价”。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投入运营有望改变这一局面。

  不过,刘满平透露,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障碍。

  目前中国不同气源的定价机制也不一样。“价格不统一,就无法反映真正的成本。”他认为,中国天然气的价格改革不能只看价格,还要综合产业结构和财税政策等一起改革。

  中石油冬季保供交易

  中石油是国内天然气市场的主力,因此其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活动必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11月17日、18日两天,中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公司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完成首次冬季天然气保供线上交易,标志着中石油作为国内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迈出了利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冬季调峰供应的第一步。

  此外,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人士透露,它正与中石油积极协商明年夏季交易价格下浮的相关事宜。

  据了解,此次中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公司共在交易中心完成两笔保供交易,总挂卖量为2700万立方米,最终成交1210万立方米。其中,天津滨达燃气实业有限公司17日成交210万立方米,津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18日成交1000万立方米。两笔交易的交收时间分别为11月21日至27日、11月21日至25日,交收地点为天津,成交价均为2.3元/立方米,与国家规定的天津市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相比上浮15%。

  今年冬季保供期间,中石油将定期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挂出一部分可调配气量,由市场用户根据需求摘牌。中石油承诺,凡是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摘牌得到的天然气,将坚持“先摘先得,保证送到”的原则,确保交易合同的严肃性。同时,对于冬季用气高峰实现价格上浮的用户,在夏季用气淡季,用气价格将给予下浮,以促进天然气销售。据了解,今年夏季中石油已经在部分地区进行了降价促销,降幅在0.1至0.4元/立方米不等。

  上述上海天然气专家表示,随着冬夏用气价差的出现,对于储气设施而言,“夏季低价购气、冬季高价售气”的盈利模式变得可行,这将大大有利于实现其经济效益,由市场形成储气、调峰价格的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 广东装机规模约占6.1%

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 广东装机规模约占6.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而新型储能对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有着重要作用。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容量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其中,广东装机规模达到270万千瓦,平均运行时间和

2024年08月10日
2024年H1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 三大造船指标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2024年H1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 三大造船指标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据自然资源部消息,经过初步核算,在2024年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4.9万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6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延续较快发展态势。

2024年08月07日
《稀土管理条例》自10月1日起施行 受新政影响7月1日稀土永磁板块早盘大涨

《稀土管理条例》自10月1日起施行 受新政影响7月1日稀土永磁板块早盘大涨

2024年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稀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32条,在《条例》中明确稀土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破坏稀土资源,国家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

2024年07月02日
60亿加码研发 国内固态电池预计将在203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装车

60亿加码研发 国内固态电池预计将在203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装车

5月31日,中国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召开新体系电池技术主题峰会,新能源电池领域学者和企业高层聚焦固态电池发展现状、产业化应用探索和未来趋势等展开了讨论。

2024年06月12日
2024年全球光伏需求规模整体仍呈确定性增长 一季度国内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中国仍将保持全球第一

2024年全球光伏需求规模整体仍呈确定性增长 一季度国内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中国仍将保持全球第一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国内外光伏装机仍维持较强的需求支撑,2024年Q1国内光伏装机同比增长35.89%至45.74GW,出口规模同比增长约33%至67.6GW。但由于去年四季度以来产业链价格的持续下跌,多数光伏制造环节的企业盈利情况均面临较大压力;而光伏设备企业受新技术带动,订单规模保持高增,业绩情况较好。

2024年05月28日
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29.4%  宁德时代装机份额占比达43.9%

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29.4% 宁德时代装机份额占比达43.9%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至3月份,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85.2GWh,同比增长29.4%。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30.9GWh,同比增长47.8%,占总装车量36.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54.3GWh,同比增长20.9%,占总装车量63.8%。

2024年05月09日
2024年我国钠离子电池行业或将跨入量产装车阶段 “钠电锂电”之战即将开启

2024年我国钠离子电池行业或将跨入量产装车阶段 “钠电锂电”之战即将开启

近年来,钠离子电池凭借原材料资源储备丰富、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安全性高等优势,正逐渐崭露头角,新兴的钠离子电池企业频频获得融资,锂电企业、整车产商等也都相继布局钠离子电池领域。据了解,雅迪、爱玛、星恒、天能、宁德时代等多家企业都已发布了自家钠离子电池产品。

2024年03月01日
我国塑木复合材料行业:产量稳步增长 2024年2月美新科技启动招股

我国塑木复合材料行业:产量稳步增长 2024年2月美新科技启动招股

随着人们对环保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塑木复合材料在我国已被逐步推广应用。数据显示,近年我国塑木复合材料产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由2017年的255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453万吨。

2024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