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一轮债转股开启 钢铁煤炭业迎重要机会

   日前,建设银行与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京签署总额近50亿元的市场化债转股投资协议。标志着全国首单地方国企市场化债转股项目成功落地。

  业内专家对此表示,这标志着新一轮债转股盛宴已经开启。煤炭、钢铁、造船、有色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大型国企进行债转股改善财务状况的意愿较强,极有可能成为本轮债转股的主要转股对象。此外,为避免相应风险,应有效甄别“僵尸企业”,与国企改革相互配合发力以及建立多元化退出机制。

  产能过剩大型国企为主要对象

  据介绍,此次市场化债转股项目落地是建行和云南锡业双方落实总额100亿元全面降低云锡控股杠杆率框架协议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业内人士指出,首单地方国企市场化债转股项目成功落地,对国内企业及金融机构有一定借鉴意义。

  天风证券银行业研究员廖志明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根据前期政策倡导及首单项目分析,可以预见,今后市场化债转股对象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发展前景较好,具有可行的企业改革计划和脱困安排,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信用状况较好。不过,预计国内符合债转股条件的企业较少,即便符合实施债转股的企业相关意愿也可能不强,所以债转股初期规模或有限。

  廖志明告诉记者,本轮鼓励向“高负债居于产能过剩行业前列的关键性企业”债转股。煤炭、钢铁、造船、有色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大型国企普遍资产负债率较高,部分企业经营较为困难,预计进行债转股改善财务状况的意愿较强,极有可能成为本轮债转股的主要转股对象。

  一家大型国企内部人士表示,国内大型行业龙头企业肯定是此次债转股首选企业,能够减轻一部分企业负担,我们企业对此也很重视和欢迎,不过债转股对企业来讲并不是“免费的午餐”,例如在武钢方案中建行明确提出有业绩要求以及未达要求后的回购安排,需要武钢自己出一部分资金认购基金份额,所以可能会影响一些企业的积极性,但从长远来讲,此举还是对企业有利。

  “此外,市场化债转股让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时多了一种选择,或将一定程度上加强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定价能力,提升处置收益。另外,也将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程。而且,商业银行也能从为债转股提供的税收优惠、定向宽松等政策中受益。”廖志明表示。

  方正证券非银行金融高级分析师林喜鹏则表示,近期有多家企业债转股正在落地,继中钢集团债务重组方案正式获得批准后,近期武钢集团的相关方案也已获确认,新一轮债转股盛宴已经开启。

  隐性风险引市场警惕

  建行与云锡集团的合作项目之所以被业界广泛关注,也是因为日前国家刚刚发布了关于债转股的指导意见。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股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明确要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降低企业杠杆率。

  上述意见发布后随即引起业内普遍热议,债转股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风险是市场关心的又一重点内容。建行相关负责人此前也提出,市场化债转股操作不当,会导致风险从企业传递给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从而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本轮债转股可能增加银行的风险,但造成的压力不大。首先,本轮债转股强调市场化,银行会优选标的,从已经转股的案例中都体现了债权债务双方之间的妥协,体现了风险和成本共担。其次,当前中国银行体系总体平稳,相比1998年危机,中国银行业实力大大增强,解决这次债务问题的方法更多元化。而且发改委此前也明确指出政府已有安排来限制此类风险。”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员黄文涛表示。

  林喜鹏表示,相较1999年的政策性债转股,更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使得不良资产的处置难度加大。同时,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一直实施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往不同形式的量化宽松政策使得本轮债转股国家货币政策运用幅度有限,不良资产处置实施更加困难。

  降低风险需“多管齐下”

  多位专家及企业家向记者表示,应该采取措施来降低债转股所隐含的风险。

  林喜鹏表示,本轮市场化债转股实施的关键是甄别“僵尸企业”。从政策层面来看,符合债转股的企业只是针对符合正面清单的企业,即企业经营遇到困难产生高负债,同时该类型企业需具备发展前景好、产业方向好、信用状况好的条件。而对于那些扭亏无望、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有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企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且不明晰的企业;有可能助长过剩产能扩张和增加库存的企业则成为负面清单企业,这些企业将禁止债转股。然而对于哪些企业才能称得上“僵尸企业”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因此在债转股的企业资格认定方面,还需要各地政府部门给予相关配套文件协助甄别。

  “此轮债转股主要还是涉及到过剩行业的国企。”上述国企内部人士表示,债转股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恢复盈利能力,这与国企改革的目的也不谋而合,因此,两项改革如何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发力,是有效减少风险、达到事半功倍的办法。

  国内一家商业银行高管表示,市场化是此次债转股相比此前一轮债转股的最大区别,因此,政府除了规划指导,应尽量“少伸手”,避免过度干涉相关项目,而应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让银行与企业自行对接相关项目。

  “建设银行通过设立基金,仅出资少量自有资金作为原始资本,同时大量吸收社会资本参与。该方法有利于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扩大债转股规模、增加社会资金投资渠道。预计设立基金、吸引社会资金或成为新趋势。此外,多元化退出机制也将成为趋势,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大股东承诺回购等方式均有可能被采用。同时,为降低风险,融资方往往需要对经营业绩进行承诺。此举有利于提高银行债转股和社会资金的参与热情。”联华证券相关专家指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与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稳居全球首位,标志着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