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发布的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7元/吨,环比上行14元/吨,继续创年内新高,且连续18期上涨。这是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自2012年以来首次突破600元大关。从跌跌不休,到进入“疯涨”的快车道,煤炭价格大逆转,煤炭产业呈现新特点。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教授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煤炭产业的“政策底”和“市场底”已经形成,向好发展的拐点已经出现。不过,考虑到产业复苏基础仍然脆弱,煤炭产业仍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转型发展的步伐。
向好拐点已经出现
不久前,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共同编制发布的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6年三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为94.7,比上季度上升0.9点,结束了连续9个季度的下降态势。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促进煤炭产业脱困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并付诸实施,我国煤炭产业在经历了深度调整后,迎来了久违的曙光。”岳福斌说,继2014年底煤炭产业“政策底”形成之后,如今“市场底”也已经形成,煤炭产业向好发展的新拐点已经出现。
岳福斌说,当前市场价格的报复性反弹是煤炭经济运行的最大看点。这一轮价格上涨给煤炭企业带来了诸多利好,如企业资金流状况出现好转,效益同比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增幅为22%,其中第三季度增幅达1.9倍。不过,他也指出,煤价上涨总体上表现为“有价无量”,尚不能过于乐观。
据分析,今年前三季度,煤炭产量仍保持下降趋势,累计下降10.5%;煤炭库存明显下降,三季度末产成品资金占用同比下降8.6%。进口煤大幅增加,前三季度累计煤炭进口量同比增加15.2%。由于价升量减,主营业务收入仍然下降,并且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2%。
此外,从投资看,前三季度,煤炭产业投资降幅达26%。投资大幅下降并远落后于社会投资平均水平,既是产业对市场变化的自我适应与调整,也是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缺失、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滞后的表现,需要格外关注。
从利润看,前三季度煤炭产业利润大幅提升的背后,一部分是产品价格回升的结果,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前期大面积裁员降薪降低人力成本(三季度煤炭产业从业人数同比下降9.4%)、供给侧改革财政补贴替代企业成本、应对资金链断裂风险实施债务重组或停息挂账的贡献,而且人力成本利润化的成分不在少数,需要引起警惕。另外,当前煤炭产业利润率仍然低于全部工业平均水平1.5个点。
回升基础难言稳固
尽管煤炭产业向好发展的拐点来之不易,不过这一拐点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产业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
岳福斌说,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处于第五次长周期的下行阶段,并呈现中周期弱复苏与小周期向下调整交错的特征,新技术、新产业尚在孕育之中。全球资本市场不稳定、结构性问题突出等因素增加了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从国内形势看,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L形筑底阶段,传统产业过剩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投资持续缩水,有效需求不足,短周期的经济波动在所难免。
从煤炭下游产业看,电力部门因煤价报复性上升将会受到成本过快提升的影响;钢铁业作为第二煤炭消费大户,在一季度短暂好转之后又继续萎靡不振;煤化工受石油价格等因素影响,经营状况欠佳,不少项目仍亏损运行;水泥建材受环境政策影响需求不旺。
“煤炭产业自身发展状况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岳福斌说,煤炭产能过剩问题一时难以改观,产业负债率过高的深层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导致产业长期不健康发展的产业集中度过低、税费负担过重等问题仍然存在,而且随着能源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煤炭有效需求难以增加。因此,煤炭产业复苏的基础并不牢靠,难免会出现反复,而且还可能出现新的问题。
抓住时机加快转型
当前,我国煤炭产能大于需求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初步预测全年煤炭需求与上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减少,与需求相比全国产能是充足的。不过,受水电出力下降,部分煤炭企业、用户、港口存煤偏低和铁路运力紧张等影响,局部地区、个别时段或将存在煤炭供给结构性偏紧的风险。
“加上季节性因素,目前的价格反弹有望在四季度延续。”岳福斌说,当前煤炭产业的“政策底”和“市场底”已经形成,短期内煤炭产业的风险不会很大,再次向下调整可能会在明年一季度,而后会呈稳步上行趋势。
岳福斌表示,当前,煤炭产业应抓住拐点形成期,继续打好煤炭产业脱困发展政策组合拳,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加大去产能、去杠杆的力度,优化生产秩序,有序、集中释放一部分先进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与相对落后产能,形成“良马驱逐劣马”的健康局面。
岳福斌建议,要加快煤炭企业并购重组步伐,努力提高产业集中度,为优秀企业实施并购重组提供必要支持,在融资、税收等方面创造并购重组的良好条件,引导企业进行跨区域、跨产业、跨所有制发展,积极推动区域性乃至跨区域煤炭大集团的形成,打造一批亿吨级煤炭大集团。
此外,要利用来之不易的好形势,补好短板,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加快去杠杆,实施补欠账,特别是要及时补上欠发工资,努力恢复正常工资,保障并提高职工生活水平。要努力夯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开创稳中求进的产业新局面,迎接产业复苏。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