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煤超疯”短期恐难遏制 煤电谈判临近电企心里有点慌

   煤价仍旧在持续创新高,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已经连续十七期上涨,再次刷新年内最高纪录。

  10月27日,神华更是上调了特殊煤种价格(现货价)以及块煤下水价格。

  业内认为,不少电企和钢企担心拿不到货,造成了一种恐慌心理,加剧了煤价的上涨。而产能释放需要时间,短期供需缺口可能还会扩大,煤价上涨短期内或难以遏制。

  而值得注意的是,每年年末的煤电谈判已经临近,发改委日前更是召集煤企和电企召开特急会议,研究加快推进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

  分析师表示,这几年一直处于被动低位的煤企在今年的煤电谈判中有望反转。

  “煤超疯”短期恐难以遏制

  煤价上涨的行情仍在继续。

  数据显示,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93元/吨,环比上行16元/吨,继续刷新年内最高纪录,连续十七期上涨。比年初的371元/吨上涨了222元,增幅达到59.8%。

  同时,根据金银岛煤炭网的数据,5500大卡煤炭北方港平仓指导价从8月3日的465元/吨上涨到10月26日的700元/吨,上涨幅度高达51%。

  中国神华在日前发布的三季报中表示,7月份以来,火电生产增加,电煤需求上升,煤炭供需在较短时间内从基本平衡转向部分地区供应偏紧,煤价快速攀升。

  金银岛(宁夏)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CEO刘宝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煤价上涨的速度要看产能释放的进度,产能释放得快,整个市场就平稳,释放不出来,煤价就会一直上涨。产能释放有一个时间的滞后性,短时期内不会一步到位,价格还会持续上涨一段时间。

  需要一提的是,《证券日报》还了解到,神华特殊煤种价格(现货价)以及块煤下水价格自2016年10月27日0时起,相比2016年10月20日普涨40元。

  这已经是神华第二次上调10月份煤价。

  在国庆长假前夕,神华、中煤、同煤、伊泰四大煤企上调了10月份的下水煤长协价格,从9月份的460元/吨一跃涨至548元/吨。

  “这几年煤企一直在低煤价运行,并且大面积亏损,煤价复苏后,很多煤企需要正现金流的流入,煤企一定是希望维持正现金流流入的这个局面,而增产后必然价格会下跌,所以煤企不会盲目扩产。”刘宝华指出,上游产能释放需要时间,还有很多产能被充到中间的社会库存,也没有全部释放给下游,而下游又到了冬季用煤高峰,需求在不断增长,所有因素叠加在一起会导致四季度的煤价在一个高位运行。

  中银国际也表示,尽管发改委一再强调保供应,但效果非常不理想,煤炭企业的响应并不积极,有主观不愿意增产(年底了已经完成经营任务要保安全、享受少生产煤价涨的好处),也有因为资金短缺、井下条件等短期不能马上复产的。即便政府会出台更严厉的政策促使煤炭企业增产,但考虑到时间性和力度,供应的增速仍会不及需求增速,短期的供需缺口可能还会扩大,煤价的上涨短期或难以遏制。

  煤电谈判临近电企慌了

  煤价不断攀高,随着煤电长协谈判的临近,电企开始有点坐不住了。

  目前,冬储旺季需求尚未启动,供应就已经明显不足,各环节库存都偏低,很多电厂和钢厂都出现了无煤可用的状况。

  “现在煤价一涨再涨,有它的合理性,供给跟不上,需求又旺盛,上涨是必然的。”刘宝华表示,但出现暴涨又不合理,这已经带有人的恐慌心理,不少电企和钢企担心拿不到货。

  10月27日,发改委召集神华等四家大型煤炭企业、华能等七大发电集团以及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中煤协、中钢协、中电联、交通运输部水运局、铁路总公司运输局等单位召开特急会议,研究加快推进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

  由于煤价上涨,电企也逐渐进入盈亏平衡点,也有电企开始亏损。

  需要一提的是,由于成本的上涨,9月份,五大发电集团煤电已亏损3亿元,是2012年8月份以来首次月度整体亏损。

  同时,以山西为例,1月份-9月份,山西省火电企业完成利润30.16亿元,同比减少37.87亿元,统计口径内6家网调电厂中,5家企业盈利、1家企业亏损;52家省调火电厂中,22家企业盈利、30家企业亏损。

  其中,山西省火电企业9月份净亏0.91亿元。

  “煤价上涨了这么多,电厂的经营压力肯定是非常大的。”刘宝华表示,但现在电厂主要考虑的还是保供应的问题。

  在他看来,随着煤价的上涨,现在煤企已经不是大面积亏损,电企也不至于亏损,不像原来,一方是大规模盈利,一方是大面积亏损,这样的价格在双方都能承受的范围内。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