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一块布的“72变”——从展会看产业转型新方向

      给羊毛面料“贴个膜”,就能兼顾冲锋衣的“抗造”和大衣的“挺拔”;将石墨烯提取纤维制衣,不仅抗菌透气而且更加保暖……面料革新会给纺织服装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秋季联展近日在上海举行,形形色色的纺织面料在此亮相,用一块布的“72变”传递出产业转型新方向。


 
 材料上做文章释放超乎想象的能量


  莱卡的引入撬动了人们对修身内衣的需求,薄羽绒的研发开拓轻薄羽绒服市场……在终端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开始在一块布上找“乾坤”,通过对面料的研发,开拓新蓝海。


  听上去高大上的石墨烯也能做成衣服贴身穿?在展会上,圣泉集团发布了含有石墨烯的内暖材料,看似灰褐色的内暖绒,摸上去比羽绒更加柔软,更具弹性。圣泉集团董事长唐一林说,这个从植物秸秆玉米芯纤维素中提取出的材料制成服装,更具抗菌祛湿、抗静电、保暖等功能。


  依托新材料,圣泉集团推出了上百个衍生产品,并与多家意大利纺织企业签署供货意向,开拓海外市场。


  除了研发新材料,对传统面料的革新,也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展会上,一场牛仔服的走秀吸引众人的目光。告别以往硬朗、中性风格,这场秀展示的牛仔更加轻柔,更有光泽。远远看去,甚至会被误认为是真丝。这些面料是宜宾丝丽雅集团研制的丽雅蓝牛仔纱。


  宜宾丝丽雅集团副总裁廖周荣说,通过面料革新,厚重的牛仔布变得轻柔,而独创的染色方式,既克服了传统牛仔布着色不均的缺陷,又实现了清洁生产。


  在廖周荣看来,牛仔服市场足够大,只要做出精品,就能引领消费。


  
面料个性定制为产业发展开新窗


  一件衣服是否与众不同,面料是第一关。在服装、家纺等领域大范围推进个性化定制的同时,一场有关面料的生产模式变革也在悄然进行。


  “以前都是10万米起做,现在多是1000米的小订单。”在恒力集团江苏德顺纺织有限公司贸易部经理莫颖凌看来,面料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交期节奏越来越快是未来趋势。


  “以前一个车间生产一种面料,现在一台机器就能生产一种。”莫颖凌说,公司加大原料开发力度,还针对面料成立了“打样间”,及时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调整。如今,约八成的面料都是个性定制,利润也大大提升。


  以生产羊毛面料著称的南山集团,也通过提花、印花等技术创新,推进个性花色面料定制,并加大面料原创设计力度,提升企业适应个性化生产的能力。南山集团负责人说,公司还将建立面料大数据,更好地掌握客户需求,做到精准供给。


  此外,一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纺织装备也在展会上亮相,为面料的个性化开发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未来,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将贯穿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改造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为产业发展开新窗。


  
企业抱团走出去漂洋过海寻商机


  除了以往的展销,本届展会,跨国交流也成为亮点。期间举行的埃塞俄比亚投资交流会就吸引了包括阳光集团、无锡一棉等在内的诸多面料企业参加。


  “中国纺织企业走进埃塞俄比亚恰逢其时,大有可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高勇在交流会上说,得益于高素质低成本的劳动力、稳定的政治环境等因素,众多纺织企业已将海外布局的第一站选在这里。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好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谁拥有高品质的原料基地和性价比高的劳动力,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当前,越来越多的面料企业在海外优质原料基地投资建厂,有的甚至以企业联合的形式,打造全产业链基地。如意集团就收购了澳大利亚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以此获得稳定的、高品质的棉花来源。


  除了对原材料的布局,引进技术成果和创意实力也成为企业海外“取经”的主要方向。孙瑞哲表示,“十三五”期间,中纺联将推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跨国布局原料生产加工,建设棉花、羊毛、化纤等境外原料基地,并通过展会等形式,积极引导优势企业整合全球资源。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