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欧盟连撤8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协议 至今相继“被退出”中欧光伏价格承诺协议的中国光伏企业总数已达到16家

        导读:欧盟连撤8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协议 至今相继“被退出”中欧光伏价格承诺协议的中国光伏企业总数已达到16家。连撤8家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 欧盟扬言全面取消对华光伏关税豁免。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光伏系统EPC(总承包)行业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连撤8家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 欧盟扬言全面取消对华光伏关税豁免。

  继8月15日宣布取消5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后,欧盟近日又宣布撤销了包括宁波欧达光电、浙江启鑫新能源科技和山东力诺光伏在内的3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

  至此,加之此前那些因遭到欧盟警告,随后自愿退出的乐叶光伏、西安隆基、东营光伏、阿特斯、中盛光电、昱辉阳光、天合光能、正信光伏等8家中国光伏组件企业,相继“被退出”中欧光伏价格承诺协议的中国光伏企业总数已达到16家。

  也就是说,在当年加入中欧光伏价格承诺的121家中国光伏企业(根据中国机电商会数据)中,如今只剩下了105家企业享有对欧出口光伏电池、组件等产品的“双反”关税豁免权。

  而更为严峻的是,欧盟在发布上述消息的同时还宣称,其正在考虑全面取消对百余家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关税豁免;加之欧盟十余天内便密集取消了8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使得剩下的105家企业对欧出口资格也朝不保夕。

  “欧盟的行事风格,就是得寸进尺。”一位熟悉中欧“双反”之争的法律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说,“你看,我们做出了价格承诺后,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欧盟便出现了急剧下降,不仅如此,欧盟还不断指责中国企业违反价格承诺,不断制造干扰,造成主要的光伏企业都不得不选择放弃对欧盟出口。另外,当年的价格承诺协议,表面上看的确是豁免了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关税,但设置的承诺条款却十分苛刻,监管也很严厉”。

  中欧光伏、多晶硅“双反”之争

  早在2013年8月份,中欧间就我国输欧晶体硅光伏产品达成了“价格承诺”,虽然官方至今都没有公开价格承诺的具体内容(价格、配额等),但事实上,业界公认,“价格承诺”中“我国输欧晶体硅光伏产品价格下限将被设定为了0.57欧元/瓦。

  换言之,中国光伏企业只有作出了以不低于0.57欧元/瓦对欧销售光伏产品的价格承诺,才能避免向欧盟缴纳高额的反倾销、反补贴关税。

  彼时,业界就有担忧,该限制性政策(价格承诺)从2013年执行至2015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释放对中国光伏,尤其是多晶硅、单晶硅光伏产品的负面影响:若光伏产品生产成本缩减,导致其他竞争对手光伏产品售价降低,不得不遵守0.57欧元/瓦下限规定的中国光伏产品将逐渐丧失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但两害相权取其轻,相对缴纳高额的双反关税,做出“价格承诺”,暂时保住欧洲市场无疑是中国光伏的最佳选择。

  被视为一种“回击”,2014年1月24日,我国商务部公布了对自欧盟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存在倾销,中国多晶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曾有知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初裁中,欧盟第一大多晶硅生产商——德国瓦克公司的被裁定的反倾销税率为21.8%,反补贴税率为10.7%,合计达32.5%”。

  不过,不久后的2014年3月14日,德国瓦克向中国贸易救济调查机关——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递交了价格承诺书。

  中欧“价格承诺”不对等

  如果将我国对欧的多晶硅的反倾销是为一种“回击”,那么,彼时来看,其是成功的。业界曾有评价,我国与欧盟达成限制多晶硅进口数量和价格的“价格承诺”,是我国据此前德国及欧盟对中欧间光伏争端的处理,给予的对等姿态。

  不仅如此,由于我国发起的对欧多晶硅反倾销措施,触及了对华多晶硅出口大国——德国的利益(德国瓦克是对华出口多晶硅的“寡头”),因此,“德国瓦克也曾联合本国政府游说欧盟,以争取其对中国光伏‘网开一面’,在中欧光伏‘双反’之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上述知情人士称。

  但遗憾的是,这一中欧间的对等只停留在了“姿态”层面。

  “最简单的数据佐证是,在我国与德国瓦克达成多晶硅‘价格承诺’的前提下,德国瓦克2014年仍然实现了对华销售多晶硅3万吨,甚至还较未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前的2013年增长了16%。”上述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而相对于此,受制于中欧间达成的光伏‘价格承诺’,2014年我国对欧盟十五国的出口额却下降至27.0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5.92%”。

  不仅如此,《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的数字显示,在做出价格承诺后,德国瓦克至今都保持着对华出口多晶硅年增长20%的速度。

  “据闻,中国与德国瓦克签订的‘价格承诺’只有价格限制,而且出口承诺价格与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均价十分接近,且由于汇率波动已经构不成限制。一年来‘价格承诺’对其出口没什么影响。”相关业界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但不公平的是,与此同时欧盟对中国光伏的价格承诺却是严苛的量价齐限,价格限制苛刻,造成价格承诺后中国光伏出口欧盟大幅下滑,即欧盟实际上从上下游全面压制着国内多晶硅、光伏产业的发展”。

  瓦克不愿再游说欧盟

  “实质上的不对等、不公平还是次要的。”在上述业界人士看来,德国瓦克以及德国都没有动力继续为中国光伏争取欧盟的贸易公平待遇了。“这应该是导致欧盟近期各种发难中国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今年5月份,欧盟议会全体会议于通过了一项非立法性决议,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等,再比如此番在十余天内密集取消了8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以及扬言要全面取消对百余家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关税豁免等等。”

  “相比为中国光伏而游说欧盟,德国瓦克更乐于关注中美间的多晶硅贸易争端。因为中欧的贸易争端对其目前没有影响,但中美间的直接接触碰了德国瓦克在美国田纳西州的2万吨多晶硅项目,这个项目已经建设了两年,今年启动生产,瓦克希望这些多晶硅也和德国产的多晶硅一样能畅通无阻的进入中国市场。”上述业界人士称,“没有中国光伏市场的消化,欧美多晶硅只能停产。”

  该业界人士还向记者补充,“其实这也给了中国一个教训,我们在对欧多晶硅反倾销和对美多晶硅反倾销中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收到的效果也不同。所以,我们处理贸易争端中得讲策略,要学习欧美,先发制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光伏企业已对“价格承诺”兴趣不大,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光伏电池、组件价格已刺穿“价格承诺”底价,令中国光伏产品从这一通道销往欧洲已毫无优势可言。

  另一方面,这些中国光伏企业已不再依赖政府斡旋,转而通过主动“走出去”来规避双反。

  而在多晶硅领域,尽管“价格承诺”并未对德国瓦克一般的巨头形成约束,但中国的多晶硅企业也没有等待国家贸易救济手段的救援,还是在艰难环境下奋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如今,反而是欧美的多晶硅在其下游产品制造萎缩的情况下,巨大的多晶硅产能依赖中国光伏来消化。

        保利协鑫副总裁吕锦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有5家上万吨产能的企业进入全球前10强,年产多晶硅近20万吨,完全满足45吉瓦以上的光伏电池组件用料需求,从原料依赖进口到基本解决了国内供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来源 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