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未来能源物流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导读: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未来能源物流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第六届中国能源物流产业大会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技术装备委员会会长郭敏杰指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能源消费总量下降,给能源物流产业带来严峻挑战。

        参考《2016-2022年中国能源物流市场需求调研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在第六届中国能源物流产业大会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技术装备委员会会长郭敏杰指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能源消费总量下降,给能源物流产业带来严峻挑战。因此,能源物流要适应经济“新常态”这个良性调整,定好行业发展坐标。

  我国物流产业规模小水平低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宋朝义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能源供给总量和能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了能源供给侧的重大变革。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为3645亿元,2015年达到67.7多万亿元,增长了100几十倍。1978年我国能源供给消费5.7亿吨标准煤,2015年达到43亿吨标准煤,增长7.5倍。我国单位GDP能耗有了大幅下降,但与经济大国相比,我国单位GDP能耗依然较高。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2.3倍、意大利和英国的4倍、德国和法国的3.5倍、日本的3.2倍、巴西的2.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其中主要原因是与我国经济结构有很大关系。

  二是我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好危险品运输工作。由于危险品货物运输具有易腐蚀、易燃易爆、放射性等特点,与普通物流有本质区别,因此对危险品的生产制造、运输、销售环节都应该加强严格管理。目前,我国危险品货物运输量达16亿吨,其中道路运输在10亿吨以上,大约占60%。

  北京拉运通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涛认为,全球发达国家物流社会化的成功运作揭示了物流的本质,即用规模化降低成本,用速度减少库存,具有互补核心能力的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构筑强有力的价值链。目前,我国物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学术研究上,大宗商品尤其是煤炭物流研究较少,而且许多制造企业自营物流,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背道而驰。总体来看,由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存在,我国物流产业总体规模比较小,发展水平比较低。

  我国危险物道路运输行业亟待规范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交通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顾敬岩介绍,目前,我国是世界危险化学品第一生产大国,而且产量和品种仍在持续增加。其中,5000余种化工原料产销分布不均,95%以上需要异地运输,存在各种风险。据公安部消防局有关专家提供的数据表明,2008年至2012年,我国公安消防部队参与各种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事故近5万起,平均每天27起,其中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事故占76%。

  顾敬岩认为,当前,我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仍存在问题,一是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二是行业监管能力有待提升,三是部分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薄弱,四是应急救援能力亟待加强。

  顾敬岩表示,目前,交通运输部已经加强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管理力度:

  一是加强违法托运的监管。由于非法营运成本低、运价低,不但造成不公平竞争,而且是造成危险品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是研究实施豁免制度。豁免主要与运输性质有关,比如针对小批量、小容量、危险性不是很强的危险品运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对车辆、企业、人员进行要求。

  三是研究改进危险货物罐车的管理。梳理罐车运营技术要求,规范罐车准入及年度检验,规范企业罐车使用等。

  四是建立危险货物车辆正常通行秩序。过去几年,随着危险品事故的发生,很多部门矫枉过正,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限行措施,严重影响了危险品的正常通行,不过国家对此已经进行了界定。

  五是研究完善《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我国参考借鉴联合国、欧盟、美国、加拿大等机构及国家的危险品应急安全手册,提高精细化程度。

  六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国家对现有救援体系进行评估,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并成立了全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联盟,实现业务互助合作和应急资源共享。

  我国能源物流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宋朝义指出,由于我国危险品生产量大、安全形势严峻,造成国家和生命财产的损失,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还是主观原因因素多一些。比如,管理者和具体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有章不循,不按规定执行,不按流程操作,甚至有的物流企业未能做到从仓储到配送全过程的管控,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大祸。因此,我国物流业应该用大数据、“互联网+”,深化能源物流供应链,提升危险品物流安全和国家能源物流安全。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加快调整的阶段,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2016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我国能源物流产业从传统模式逐步向平台化发展,现代化发展的形式已基本显现,能源物流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来源 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与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稳居全球首位,标志着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