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光伏产业发展问题突出

       导读:国内光伏产业发展问题突出。2013年,全球前五大光伏市场国家为德国、意大利、捷克共和国、日本与美国,这五个国家占据了全球80%的需求。欧洲区域前三大光伏市场国家依序为德国、意大利与捷克共和国。2013年日本与美国市场的增长非常迅速,年成长分别达到101%与96%。

       光伏(PV or photovoltaic)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观研天下行业分析师指出,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太阳能利用中最具意义的技术,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应用的热点。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继风力发电之后产业化发展最快、最大的产业。目前,光伏发电中的太阳能电池仍然是以晶体硅太阳电池为主,一枝独秀、市场份额达90%,大面积商品化太阳电池效率可达到18-19%。其次是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发展迅速,市场份额占到6-7%。其他的如CIGS、砷化镓等处于产业化的初期,市场份额较小。
       目前的光伏产业主要是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整个生产及应用产业链分为五个层次,即从硅材料到硅片,再到太阳电池片,然后到太阳电池组件,最后到光伏发电系统应用。硅元素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丰富,硅材料的来源—石英石在全球的分布也十分广泛。中国是硅矿的主要产地,优质石英硅矿很多,储量丰富。但是,要从石英石中提炼出制造太阳能电池所必备的高纯度硅材料面临很大的技术难度和资金投入。因此存在很强的技术壁垒和资金限制。

       2013年,全球前五大光伏市场国家为德国、意大利、捷克共和国、日本与美国,这五个国家占据了全球80%的需求。欧洲区域前三大光伏市场国家依序为德国、意大利与捷克共和国。2013年日本与美国市场的增长非常迅速,年成长分别达到101%与96%。总体来说,2013年超过100个国家为光伏产业需求的迅猛增长做出了贡献。

       我国骨干企业已掌握万吨级多晶硅及晶硅电池全套工艺,光伏设备本土化率不断提高。2010年至今,每千吨多晶硅投资下降47%,每千克多晶硅综合能耗下降35%,多晶硅企业人均年产量上升165%,骨干企业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达99%以上每兆瓦晶硅电池投资下降超过55%,每瓦电池耗硅量下降25%,骨干企业单晶、多晶及硅基薄膜电池转换效率由16.5%、16%、6%增至19%、17.5%、10%光伏发电系统投资由25元/瓦降至9元/瓦。

       太阳能在光伏发展前景机会的最重要是两个角度来看,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光伏基本上在设置的地点,在屋顶还是地面还是城市、在郊区设置上没有很大的局限,都可以装置。它的运用范围广泛,大型电力为主的系统之外,还有新型的领域的运用,包括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地方,有消费型的产品,或者说新兴产业的建筑物,在新的市场领域的开拓上的机会是很大的。

       需求面运用的范围和市场范围是比较大,另外从风力的角度来看,太阳能相对属于专业分工的状态,彼此的竞争是比较激烈。在光伏的产业链加入的厂商很多、竞争程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有利于太阳能降低发电成本。虽然说目前太阳能发电成本比风能高,其实长期来看是很有潜力的。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伏发电站行业竞争分析及未来五年盈利战略研究报告》显示,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总体形势虽有所好转,但仍面临多方面问题,不容盲目乐观。一是材料、装备等关键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尚存差距,基础研究有待加强二是资金支持及政策扶持等过于偏重应用环节,对制造业研发及技术改造支持不足三是发电并网等有关政策仍待细化落实。四是国际贸易环境仍存在恶化的可能。总体来说,目前光伏制造业亏损状况未有根本性改变,从长期角度看行业仍面临深度调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