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家能源局批复了页岩气标准委成立

       导读:国家能源局批复了页岩气标准委成立.据介绍,第一届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44名委员组成,该标委会主要负责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的归口管理,研究建立页岩气全产业链技术标准体系,开展页岩气通用及基础标准研制,协调与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相关标委会工作关系,共同开展页岩气某一专业领域标准制修订等相关标准化工作。
参考:《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深度调查及未来五年发展商机研究报告

       分析认为,页岩气国家标准委的成立将使页岩气的发展更规范,相关公司海默科技、 宝莫股份、山东墨龙将受益。
       日前,国家能源局批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报审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的请示”。编号为NEA/TC26的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成立,标委会秘书处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承担。根据《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将达到65亿立方米;到2020年,页岩气产量达到600亿-1000亿立方米。页岩气国家标准委的成立将使页岩气的发展更规范,相关公司海默科技、宝莫股份 、山东墨龙将受益。
       页岩气标准委成立具有重大意义
       日前,国家能源局批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报审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的请示”。编号为NEA/TC26的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将成立,标委会秘书处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承担。标委会的日常管理及其标准立项、报批等业务的指导工作由中石油负责。
       据介绍,第一届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44名委员组成,该标委会主要负责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的归口管理,研究建立页岩气全产业链技术标准体系,开展页岩气通用及基础标准研制,协调与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相关标委会工作关系,共同开展页岩气某一专业领域标准制修订等相关标准化工作。
       国家能源局要求,标委会应以《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指导,围绕制约页岩气发展的关键技术,建立先进、系统、适宜、可实现的页岩气技术标准体系。该体系分为三层,第一层为页岩气通用基础标准;第二层包括地质分析、地质评价、钻完井工艺、储层改造、气藏开发、地面建设、安全环保、经济评价共八个专业领域;第三层为页岩气技术的专业标准,原则上针对页岩气产业领域内从勘探、评价、开发到地面建设、输送和利用全产业链所涉及的技术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制定标准是开发新能源的一项重要步骤,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开采过程当中将无法界定开采出来的是否是页岩气。我国页岩气产业尚处于初步阶段,无论是技术、行业政策等方面都未完善。因此,页岩气标准的建立,对行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远期来看,无论是参与勘探的行业还是周边行业都将受益。
       未来七年万亿投资带动产业链发展
       自7月10日起实施的全国气价调整,虽然从非居民用气“开刀”,但国内多个地区出现出租车加气难、加气站供气“气荒”的现象。为了理顺市场价格、缓解“供气”压力,自7月下旬以来,国内多个城市上调车用天然气价格。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仅5%,远低于24%的国际平均水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气化中国”的进程仍将不断推进。从长期来看,我国用气成本的下降寄希望于国内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突破。
       今年3月份,由国家能源局制定的页岩气产业发展政策已经制定完成,待有关部门批准后将会发布。而根据《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将达到65亿立方米,到2020年,页岩气产量达到600亿-1000亿立方米。与此同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5%,天然气生产能力年均增长为10.5%,其中常规天然气新增产量仅能满足新增需求的30%左右,非常规天然气成为天然气供应的重要增长极。
       据估算,要落实上述页岩气发展的规划目标,我国需要钻探十万口井,并且页岩气开发成本远远高于常规天然气。我国页岩气资源多分布在地下3000米左右,据统计,打一口3000米深的页岩气井,需要投入1亿元。
       从2011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先后两次以招标方式出让页岩气探矿权。2012年底,国土资源部进行的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投标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第二轮招标吸引到三大国有油企以及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和非油气央企等近百家单位参与角逐。而目前,国土资源部正在积极筹划页岩气探矿权的第三轮招标,据悉,第三次页岩气招标将在明年年初举行,或向外国资本放开。
       分析认为,页岩气国家标准委的成立将使页岩气的发展更规范,相关公司海默科技、 宝莫股份、山东墨龙将受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