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3年我国工业节能发展概况与形式分析.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仍不断增加,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趋严峻。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继续增加,工业和高耗能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国家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要求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参考:《中国节能装备市场动向调研及未来五年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仍不断增加,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趋严峻。
1、 我国工业节能发展概况
工业节能即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近年来,工业领域的能源消耗量一直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70%以上。其中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九大重点耗能行业用电量占整个工业企业用电量的60%以上。“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出台后,工业节能已成为“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
“十一五”期间,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 2005 年的 15.95 亿吨标准煤增加到 2010 年的 24 亿吨标准煤左右,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70.9%上升到 2010 年的 73%左右,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71.3%上升到2010 年的 77%左右。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41.8%下降至 2010 年的 40.2%,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32.7%下降至 2010 年的 30.3%。总体来说,“十一五”期间工业节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节能减排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2、 我国工业节能发展形式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仍不断增加,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趋严峻。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继续增加,工业和高耗能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国家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要求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同时,实施能源消耗总量控制,也将对工业发展形成硬约束。 从国际看,竞争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工业节能降耗构成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博弈日趋激烈,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加速形成,一些发达国家对出口国产品的能效水平和碳足迹提出更高要求。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产品资源能源消耗高,出口将面临巨大压力。 从现实情况看,重工业发展增速快于轻工业,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处于较高水平,单位工业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节能潜力仍然很大。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