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科院院士:中国核电站扩张太疯狂 存在安全风险

       导读:中科院院士:中国核电站扩张太疯狂 存在安全风险.发出此警告的是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两弹一星的参与者何祚庥。他表示,在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露这一灾难性事故发生后,中国暂停了建设新核电站的步伐,然而现在在中国内陆地区加快建设核电站的建议尤其危险,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对数百万人用水依靠的河流以及大片重要农田的地下水供给造成污染。
参考:《
中国核电设备市场现状分析与盈利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

       凤凰iMarkets讯 最近,核电板块成了资本市场的“宠儿”。去年底,中广核赴港上市,中国核电近日顺利获得IPO批文,而另一大核电央企--中国核建也开始冲刺IPO。支撑着核电板块上涨的背后是中国核电的迅速扩张。
       快速扩张的核电项目使中国成为在建机组规模世界第一、总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四的核大国。然而,故事的另一面是核电站迅速扩张是否绝对安全?毕竟任何带“核”的字眼似乎看起来都不太安全。
       此前因报道斯诺登“棱镜门”事件获得普利策奖的英国《卫报》最近将目光转向中国核工业。昨日,《卫报》聚焦中国核能背后的安全问题,采访了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两弹一星的参与者何祚庥。此篇报道在西方国家引起强烈反响,原文下面读者评论过千,并被《纽约时报》推荐。至此,中国的核电站扩张不仅为资本市场添把火,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以下为英国《卫报》全篇原文:
       中国某杰出科学家警告称,中国的核电站扩张计划“十分疯狂”,因为中国在核电站安全控制方面投资不足。
       发出此警告的是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两弹一星的参与者何祚庥。他表示,在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露这一灾难性事故发生后,中国暂停了建设新核电站的步伐,然而现在在中国内陆地区加快建设核电站的建议尤其危险,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对数百万人用水依靠的河流以及大片重要农田的地下水供给造成污染。
       中国望在2020年赶超日本核电站发电量
       2011年,为了重新审核其安全标准,中国对新反应堆的建设申请予以停批,但是今年3月却批准了两处新反应堆的建设,这部分表明中国试图在2020年前赶超日本的核电站发电量,从而在十年后跃升为世界上最大核电使用国。
       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政府续签了与中国的核合作协议,该协议将允许中国购买更多美国设计的核反应堆,并且还可能获得“从用过的核燃料中重新处理钚”这一技术。
       众所周知,中国政府热衷于增加核能发电量,以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核能发电也有助于减少对进口油气的依赖。
       中国核能问题上的两种声音:要安全还是要发展
       何祚庥表示,中国的核电站扩张的太快,以至于无法保证它具备安全性和专业的监测水平。这两者对避免核事故发生非常重要。
       何祚庥在中国科学院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在中国就核能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以安全为重,另一种则以发展为先。”
       他谈到的风险包括了“腐败、较弱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等。他还指出:“他们想在2020年前使核能装机容量达到58千兆瓦,最终达到120千兆瓦至200千兆瓦之间。这是十分疯狂的。”
       何祚庥对中国核计划提出的质疑特别具有权威性,不仅因为他在学术界的权威地位,更因为他此前在一系列争议问题上都坚定的支持政府。 在20世纪50年代拆除北京市城墙等一系列事件中,他都一直拥护政府的立场。
       何祚庥更愿意看到,当通过审批或已在建的核电站都竣工时,中国能停下核电站扩张步伐,然后用上数十年的时间积累安全运行这些核电站的经验,之后再谈扩张事宜。几乎中国所有在运行的核反应堆都建于2000年之后。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