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去年多数煤企在盈亏线上挣扎 全行业亏损已不远

  导读:去年多数煤企在盈亏线上挣扎 全行业亏损已不远。中煤能源(601898.SZ)也难逃业绩下滑局面,年报显示,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下降 1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亿元,同比下降78.6%。

  参考《中国煤炭产业调研及未来五年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去年煤企遭遇业绩苦日子:山煤国际亏超17亿

  文章导读: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上市公司年报密集披露期,2014年煤炭上市公司下滑亏损已成为“主流”。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全部39家煤炭上市企业均已发布了2014年年报,其中有31家净利润同比下降,约占79.5%。

  编者按

  2015年二季度刚刚开始,上市公司年报的发布也进入密集期。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已发布的年报来看,各大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前景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中国经济周刊》将带读者一起解读公司年报,挖掘年报背后的商业故事,从年报看公司、看产业,看经济、看转型。

  【金融·资本】产能过剩,2014年煤企遭遇业绩“苦日子”

  39家煤炭上市公司中,31家净利润同比下降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谢玮 | 北京报道

  已经过去的2014年,对煤炭行业来说,可谓是异常艰难。

  一系列市场波动因素,让煤企正遭受着业绩苦日子的“煎熬”。随着大宗商品的价格跌至近年来的低点,今年的煤企,注定是资本市场上的“另类典型”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上市公司年报密集披露期,2014年煤炭上市公司下滑亏损已成为“主流”。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全部39家煤炭上市企业均已发布了2014年年报,其中有31家净利润同比下降,约占79.5%。

  多数煤企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

  神华、中煤和陕煤业绩大滑坡,兖州煤业一枝独秀

  告别高速增长期之后,煤炭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显著恶化。

  Wind资讯数据显示,上市煤企中,7家煤企亏损,业绩最差的是国投新集(601918.SH)。年报显示,国投新集2014年实现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2014年国投新集实现营业收入65.62亿元,同比下降16%;净利润-19.32亿元,同比下降13303%。

  多数煤企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作为河北省最大的煤炭企业,冀中能源(000937.SH)净利润2437.40万元,同比降低97.94%。山煤国际(600546.SH)则在2014财年陷入亏损,净利润亏损了17.24亿元。此外,百花村(600721.SH)亏损2.3亿元,煤气化(000968.SZ)亏损9.9亿元。

  相比之下,一线龙头企业的业绩也在回落。

  2014年,行业龙头和大型央企中国神华(601088.SH)业绩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其年报显示,公司2014年实现收入2484亿元,净利润464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2%、17%、19%。2014年,公司煤炭、电力、铁路收入占比为39%、32%、27%,煤炭业务收入占比大幅下降。

  中煤能源(601898.SZ)也难逃业绩下滑局面,年报显示,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下降 1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亿元,同比下降78.6%。

  陕西煤业(601225.SH)亦然,虽2014年仍然盈利,实现净利润9.5亿元,但同比下降72.7%。

  不过,仍有企业业绩一枝独秀。4月29日,兖州煤业(600188.SH)发布2014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639.22亿元,同比增8.85%;净利润22.84亿元,同比增79.68%。然而,其年报称,公司业绩出现较大增长的原因之一是: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外收入为8.379亿元,同比增加183.7%,源于公司获得政府补助同比增加、收购澳大利亚艾诗顿煤矿有限公司获得收购利得,报告期内公司收到政府企业发展基金2.31亿元。

  长江证券5月5日发布的行业总结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及2015年一季度多数煤企已在盈亏线上下挣扎。2014年剔除中国神华、亏损较多的国投新集以及非经常损益较高的山煤国际后,15家重点公司净利润33.46亿元,同比下降72.23%,2015年一季度剔除上述3家公司后15家重点公司实现净利润2.17亿元,同比下降75.76%。多数煤企在一季度陷入亏损或逼近盈亏线,2015年一季度15家重点公司年化净资产收益率仅0.40%。

  全行业亏损已经不远?

  上市公司的惨淡业绩,折射出行业形势的低迷。

  4月10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煤炭经济下行态势已持续35个月。2015年以来,煤炭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更多,形势更加严峻。前两个月,协会重点联系的90家大型企业亏损131亿元(去年同期利润112亿元),亏损面80%以上。

  事实上,2014年煤炭行业救市、减负政策可谓是“轮番上阵”。2014年9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将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国家税务总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煤炭资源税改革后,煤炭企业总体负担减少22.34亿元。

  2014年10月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调整煤炭进口关税,决定从10月15日起,取消多个煤种的零进口暂定税率,实施3%至6%不等的最惠国税率。

  此外,在煤炭行业供需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从去年开始,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和大同煤矿集团等一线企业开始主动减产限产。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煤炭产量8.5亿吨,同比下降3.5%;全国煤炭销量8亿吨,同比下降4.7%。其中,前两个月,90家大型企业亏损131亿元,亏损面80%以上;全国煤炭进口3204万吨,同比下降45.3%。同时,全社会存煤已持续39个月超过3亿吨。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们对形势并不看好。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路耀华此前预测,2015年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难以改变,煤价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全行业将面临整体亏损的局面。

  前述长江证券的研报亦认为,煤炭行业下行趋势难改,全行业亏损已经不远。研报指出,“2015年一季度煤炭主要下游产量均出现负增长,一季度原煤产量同比下降3.52%,煤价持续阴跌。2015—2016年仍是新增产能投产高峰期,行业供需宽松中期仍将向下。不考虑成本下降,当期煤价对应行业规模以上利润总额亏损。”

  政府救市引发“降成本竞赛”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煤炭行业陷入这样的困境?煤炭咨询公司山西汾渭能源价格中心主任、高级分析师曾浩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称,其中原因有二:

  首先是需求低迷。经济增速下滑,房地产萎靡,焦化和钢铁行业产量过剩,电价下调,新能源替代效应等都已经成为市场耳熟能详的原因。

  其次是产能过剩。产能有多过剩?“全世界的煤矿都停下来由中国生产,中国也能供得上。”曾浩称,此前有数据认为中国的煤炭行业产能过剩10亿吨。但实际上有很多的煤矿完全存在超产的能力,10亿吨产能还是低估了煤炭行业的生产力。

  有分析指出,目前全国煤炭产能约40亿吨,在建产能约11亿吨,再加上约3亿吨的进口煤,整体算来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在15亿吨以上。

  “未来,价格战肯定是难以避免的,行业洗牌会加速。”曾浩表示,后期煤炭市场供应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预计未来煤炭价格还将持续低迷。

  “在煤炭价格快速下跌的过程中,各个政府都要救市,你活不下去我就要降成本,降税费。实际上在2013年,开始了一场成本下降的竞赛,山西、陕西、内蒙古出了很多政策来支持企业的发展,降低成本。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成本越下降只会让降价空间更大。”曾浩分析称,成本竞赛也造成了煤炭下跌的幅度越来越大。

  “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么严重,这些产能退出去,这个行业才会有希望。”曾浩如是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