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进口煤数量锐减 煤企脱困仍难

       导读:低速电动车难获准生证 电动车企入行门槛抬高。山东一个进口商表示,1月进口煤到货很少,目前到岸的检验结果还没有出来。澳大利亚煤5500大卡报价FOB(离岸价)52美元,cape船海运费成交价6~6.5美元。天津港某贸易商表示,前几天可门港到了一船澳大利亚煤5500大卡的货正在检验,刚到的时候福建这边没有检验氟元素的设备,所以比较慢,大概20日左右出结果。
参考:《
中国煤炭产业调研及未来五年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受检测新政实施的影响 进口煤去年年底扎堆报关
  国内进口贸易商表示,受煤检测新政1月1日起实施的影响,进口煤存在2014年年底扎堆报关的情况,加上市场观望情绪甚浓,预计2015年1月份进口煤数量或锐减。这种担忧已在市场上显现。
  《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于今年1月1日实施,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指示精神,全国多个海关陆续召开了关于进口煤检测的会议,强调严格执行进口煤检测新政,只认可专业的检测报告。报告出具前不能销售、运输与使用煤炭、检测不合格要求退运、微量元素检测约需15天左右,也即新政策可能让进口煤的运输周期长15天。
  山东一个进口商表示,1月进口煤到货很少,目前到岸的检验结果还没有出来。澳大利亚煤5500大卡报价FOB(离岸价)52美元,cape船海运费成交价6~6.5美元。天津港某贸易商表示,前几天可门港到了一船澳大利亚煤5500大卡的货正在检验,刚到的时候福建这边没有检验氟元素的设备,所以比较慢,大概20日左右出结果。现在澳大利亚煤的市场需求很少。
  2014年中国进口煤数量同比减少10.9%。据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中国进口煤炭2722万吨,同比大幅下降23.2%,环比增加29.43% 。2014年1~12月份累计进口量为29122万吨,较2013年同期减少10.9%。
  受2014年10月15日中国恢复征收进口煤关税的影响,按船期推算,2014年12月进口煤数量应较11月下降更为明显,但12月的进口煤数量却出乎市场意料,环比11月出现明显增长。分析人士指出,这或与部分进口商提早船期,抢在2015年1月1日检测新政实施前扎堆报关有关。
  煤价继续走低
  汾渭能源研究所分析师王旭峰表示:“2014年全年进口量萎缩11%左右,降幅较预期中要低,离发改委提出的削减进口煤的目标还存在一定距离。2014年国家对进口煤的削减没作明文规定,仅口头上的通知与倡议,故电厂等企业执行力度有限。至于今年国家层面会否下达硬指标或收紧进口煤政策,取决于国内煤企脱困情况。从内蒙古地区看,目前大企业能够正常运营。但小型企业仍在停产当中,脱困效果并不明显。”
  目前,煤价仍在下跌。煤炭CCI8指数昨天报59.20美元/吨,较前一期下跌0.20美元/吨,较上周同期下跌0.75美元/吨。另一煤炭指数CCI7昨天报54.20美元/吨,较前一期下跌0.10美元/吨,较上周同期下跌0.30美元/吨。
  广东某贸易商表示,年度煤电长协合同还没签下来。从现在的行情看,510元一吨的价格都是问题,后期肯定会降价。
  广东另一贸易商表示,广州港某贸易商5040大卡以下的煤价降了10元,以上的价格不变。现在港口库存230多万吨,没有压力。降价的可能是旧煤,港口的煤价在去年第四季度就没怎么涨,不至于这么快就跌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