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天然气价格将进行大幅度上涨

       导读:我国天然气价格将进行大幅度上涨。结果,这一丝担忧被“不幸言中”。国家发改委一名官员斩钉截铁地表示,“这个消息是无稽之谈”!据悉,自2011年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以来,国家发改委组织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和相关机构拟定了多套气价改革预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时隔一年有余,这些已经拟定的预案始终未能报送国务院办公会议审议,更提不上实施。
参考:《
中国LNG(液化天然)冷能利用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2015-2020)

       自2011年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以来,国家发改委组织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和相关机构拟定了多套气价改革预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时隔一年有余,这些已经拟定的预案始终未能报送国务院办公会议审议,更提不上实施。
       3月25日,各种媒体都纷纷转摘中华工商时报的报道:从4月起,我国天然气价格将进行大幅度上涨,其各地零售终端价格将达到3元-3.5元/立方米区位,进而逼向4元大关。不少报纸将“天然气将涨价”做成大标题,格外夺人眼球。当时读了这则消息,突然冒出一丝担忧:别又是虚假新闻啊,会不会又有“有关部门”出来声明辟谣?
       结果,这一丝担忧被“不幸言中”。国家发改委一名官员斩钉截铁地表示,“这个消息是无稽之谈”!据悉,自2011年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以来,国家发改委组织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和相关机构拟定了多套气价改革预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时隔一年有余,这些已经拟定的预案始终未能报送国务院办公会议审议,更提不上实施。
       尽管辟谣还算及时,但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之广,“天然气涨价”所引发的震荡已难以避免。一方面是A股市场天然气板块应声大幅飙升,而当国家发改委否认“涨价说”之后,燃气股又如雪崩一般大跌。另一方面是多地民众对“涨价说”坚信不疑,即便闻知发改委的辟谣,也全然无视“涨价说”已被证伪,仍蜂拥前往燃气公司,排队抢购天然气,他们宁可信其辉涨,不愿错失“良机”,所持理由都是“媒体上报道了天然气要涨价的消息”,“要是没买,万一涨价了,这损失算谁的?”一时间不少理由都是“媒体上报道了天然气要涨价的消息”。当记者问道发改委否认了为何还要买时,家住雁滩的魏先生则反问:“我们没买万一涨价了,这损失算谁的?”一时间,不少地方燃气公司门前秩序大乱,天然气销售量猛增,再三解释、澄清也无济于事。
       一则“无稽之谈”的“新闻”,竟如此搅乱了市场、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心理,似可透视两点:一是媒体的影响力委实不可小觑,公信力客观存在;二是民众的消费心理依然脆弱,消费承受力依然单薄,物价上涨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神经。结论显然是:一、媒体的新闻报道务必慎之又慎,千万别以折损影响力、糟蹋公信力的代价忽悠民众,贻害社会;二、在居民收入不涨、微张,赶不上CPI指数的时候,务必慎言涨价,尤其是天然气这样与民生休戚相关的基本生活资料价格,切不可“涨你没商量”,说涨就涨。
       眼下的问题是,“天然气价格从4月起将大幅度涨价”究竟是怎么会成为“新闻”的?将无稽之谈的东西当做新闻传播的始作俑者中华工商时报该如何担责?涉及重大国计民生的商品调价应该由哪个权威机构和信息渠道发布消息?
       众所周知,诸如此类的“新闻报道”被主管部门斥为“无中生有”、“谣言”、“完全不实”、“毫无根据”等等的案例,这些年不胜枚举,层出不穷。但是,往往是揭露、斥责之后,也就不了了之,肇事者一言不发,如同没事人一样,甚至还大不服气,耿耿于怀,伺机“翻案”者大有人在。当然,虚假新闻的成因复杂,不可一概而论,简单处置,但即便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总有一个底线,有判断是非的标准。这就需要将虚假消息的来龙去脉查个一清二楚,对责任及其相关人员追究到底,依规依法严肃处理,不然,还有什么“问责”“担责”可言?还如何根治虚假新闻的作祟为害?
       就“天然气涨价”的无稽之谈而言,至少应责成中华工商时报做出说明,向公众道歉,并对责任者予以查处。难道缄默不语、一声不吭就可溜之大吉、逃过一“劫”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据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首部能源法的正式施行填补了能源领域立法空白。强调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创新机制。要求建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制度,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上升为法律制度,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

2025年01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