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煤企亏损面或超90% 行业利润创新低上演价格战

       导读:煤企亏损面或超90% 行业利润创新低上演价格战.安迅思向《证券日报》记者证实,为缓解当前的销售压力,国内神华、同煤及中煤等大矿纷纷加入降价行列,以口头通知的形式告知下游用户加大3月份优惠空间,节后煤炭市场一时硝烟弥漫。
参考:《
中国产业调研及未来五年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煤企情愿打价格战也不愿减产,只能通过扩大产量来摊薄成本,已经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3月份以来,煤炭市场可谓硝烟弥漫。神华、中煤、同煤、伊泰四大煤企均开始变相降价促销,大打价格战以争夺市场,国内煤企价格战开始上演。

  国内煤炭需求不容乐观,库存高企。同时,随着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的加强,煤炭需求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

  尽管煤炭市场已经血雨腥风,但煤企仍旧不愿意减产。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煤企情愿打价格战也不愿减产,只能通过扩大产量来摊薄成本,已经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深陷囚徒困境。

  有分析师表示,但由于需求持续萎靡,2015年以来煤价进入下行通道,按照目前465元/吨预计亏损面或已经达到90%以上。

  煤炭行业硝烟弥漫 国内煤企上演价格战

  正如春节前业内所预料的,煤炭行业在春节后更加惨烈。

  进入3月份,国内煤炭市场急转直下,大型煤炭企业从节前的联合保价,变成竞相推出优惠等变相降价的方式来进行促销,大打价格战。

  安迅思向《证券日报》记者证实,为缓解当前的销售压力,国内神华、同煤及中煤等大矿纷纷加入降价行列,以口头通知的形式告知下游用户加大3月份优惠空间,节后煤炭市场一时硝烟弥漫。

  据了解,本周部分下游用户先后接到国内大矿的口头通知,承诺增加3月份的价格优惠空间。

  神华方面,3月份接货量在16万吨以上的客户,可享受“2:1”优惠政策,即按接货量的2/3执行2月份优惠20元/吨的价格,接货量的1/3执行优惠29元/吨政策。

  广东一电力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同煤、中煤均有新的优惠方案出台。节后需求复苏缓慢,神华不得不加大优惠空间以争夺市场份额,国内煤企价格战开始上演,已有了“血拼”味道。

  市场人士分析,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迫使国内煤企争相降价,后市或更惨烈。国内需求复苏缓慢,电厂发电情况未见明显好转;而外有进口煤数量充裕且价格低廉作为后备与补充。

  安迅思分析师林晓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从电厂至沿海各大港口的库存均处于高位水平,虽然4月份大秦线检修在即,但从以往经验看,大秦线检测的因素不足以拉动煤价的上涨。预计未来国内煤价仍有下行空间,至少在二季度前不会有明显的好转。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冬娜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大矿已不再步调一致,而是采取相互竞争方式争抢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加剧煤炭行业恶化程度。若各自为战态势为持久战,那预计后期我国效益差、煤质劣、成本高煤企将被淘汰。

  煤企利润再创新低 亏损面或已达9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下半年由于脱困政策的连续出台,煤炭市场小幅恢复,秦港5500大卡煤价由7月末最低的475元/吨上涨至最高525元/吨。但由于需求持续萎靡,2015年以来煤价进入下行通道,至3月13日港口最新平仓价已回落至465元/吨。

  根据煤炭工业协会数据以及广发证券分析师安鹏的测算,按照2014年平均吨煤成本当港口煤价降至520元/吨时,行业亏损面达到70%,而按照目前465元/吨预计亏损面或已达到90%以上。

  而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煤炭行业毛利率和利润率分别为16.8%和4.2%,降至10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以来,煤价面临着更大的下行压力。

  近日,工信部推出电力行业之外的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初步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节约煤炭消耗1.6亿吨以上。“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努力保持主要地区煤炭消费零增长,单位产值能耗减少3.1%。煤炭需求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

  分析师认为,经济下行压力以及清洁能源替代作用直接反映在了煤价的连续下跌上。

  但尽管煤炭市场已陷入如此困境,除了神华发公告称,要在2015年减产10%之外,其它大型煤企暂时还没有宣布要减产。

  一位煤炭企业的负责人称,国内煤企情愿打价格战也不愿减产,现在各家煤企都希望其它煤企能够减产,而自己又不能减产。慢慢地就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深陷囚徒困境。现时依靠煤企自觉减产是很难的,还是要通过国家及行业协会牵头来实行减产。

  安迅思分析师邓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型煤企出于自身考虑难以减产之外,部分主要产煤地区的地方政府也出于自身税收以及就业情况考虑,不愿意让落后的煤企减产或破产,例如龙煤集团就不断受到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理顺煤炭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来引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妥善安置煤炭职工的就业问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