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光伏抢占全球市场操之过急

  导读:中国光伏抢占全球市场操之过急。比如中国光伏出口中,对日本出口占到第二位,出口量占20%多,印度占5%多,南非占到3%到4%。


  2013年看上去是光伏业涅槃年,国内光伏上市公司股价普遍上涨超过2倍,美股市场上还有英利(NYSE:YGE)股价一年上涨5倍,天合(NYSE:TSL)股价一年上涨7倍,阿特斯太阳能(NASDAQ:CSIQ)股价一年飙涨13倍。
  除了尚德(NYSE:STP)没有熬到这一天外,投资者均信心重燃,光伏是否进入新一轮掘金通道?
  分析今年三季度的清洁能源投资额度,全球范围的投资同比都在下滑。只有光伏的“十二五”规划目标从10吉瓦,跃升两次上调至35吉瓦。
  规划与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将再度刺激形成一个庞大的光伏市场,但光伏行业是否已由过去全球产能过剩实现本质上的逆转?
  根据数据来看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出口格局改变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一如既往,在2013年光伏领袖论坛上预期未来中国光伏装机将增长到100吉瓦规模,其中的公司也将迎来好日子。
  光伏业好转并不完全是国内市场贡献,也是国际市场调整的结果。201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9.7吉瓦,其中德国以7.6吉瓦装机容量排在首位,中国以4.5吉瓦位居第二,美国以3.3吉瓦居第三。
  欧洲主要光伏大国从欧债危机开始削减补贴,造成从2009年起,中国的光伏企业就深陷泥沼;但欧美先后针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双反调查后,反而刺激了光伏行业回暖。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王贵清副会长称,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看,中国对欧盟出口所占的份额,从过去的70%多降至不到30%,对美国从过去接近20%到现在10%多一些。中国光伏产品更多地出口到新兴市场国家,累计占中国光伏出口总额的50%多。比如中国光伏出口中,对日本出口占到第二位,出口量占20%多,印度占5%多,南非占到3%到4%。
  Solarbuzz中国区的分析师称,未来中东和非洲区域光伏市场增速非常快,2013年预计安装量1吉瓦,之后还会迅速增长。
  国际非常规能源署的官员也认为,未来中东和非洲将成为主要光伏市场之一,值得企业前往投资。
  政策强启市场
  在陆续的政策激励下,国内光伏市场发展一日千里。
  龙源光伏公司总经理王垚公开称,过去一年各类非光伏企业,包括房地产企业、投资公司都蜂拥而入,到宁夏、到西部地区寻找项目,首先就是圈地,而这些外行对光伏发电的基础知识基本一无所知。
  这反映了光伏电站现在的热度。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启动国内市场的政策,提高了企业的预期。
  中国“十二五”太阳能发展规划去年7月发布,彼时预定的装机目标是21吉瓦,到年底就上调到35吉瓦。
  国家电网公司在去年10月26日出台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随后不断细化,对报装流程作出详细规定,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支持对象。
  2013年7月24日,财政部出台光伏补贴发放原则,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出台支持融资的意见。
  同在7月份,发改委公布分布式光伏电价补贴标准,随后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筹集到补贴所需的资金,一切都准备就绪。
  8月29日《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对大型地面电站,即装机超过6兆瓦的发电站进行规范,以填补原来按项目补贴结束后的政策空白。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王仲颖主任称,《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管理办法》最近也将要出台。据了解,这一办法包括各省的指导性配额。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王斯成研究员介绍说,为了合理分配各地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将通过两个步骤确定,首先是各地向能源局上报当地可预期的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然后能源局结合各地的资源情况,进行协调,确定各省规模。
  东营光伏公司总裁贾志民对采访人员称,企业申请将按照这个程序进行,这也是分布式光伏发电从概念到落实的关键一步。
  王仲颖评价说,一系列的配套政策,看起来已经十分完美。具体操作流程,涉及电网公司、财政部、能源局和发改委。相比国外直接和电网公司结算,中国多了政府部门的核准。
  经统计发现《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管理办法》发布后,光伏领域的政策就算全部出清。当然配合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各个部门还会出台细则,具体推动产业整合,不过涉及电站的政策已经完备,只等企业上场厮杀。
  产能过剩还在
  高纪凡表现得非常乐观,认为全球年增100吉瓦的时间会很快到来。不过河北晶龙集团副董事长任丙彦依然认为最大的矛盾还是过剩。
  任丙彦所言非虚。这几年,全球年新增光伏装机都在30吉瓦左右,而中国企业的产能超过60吉瓦,加上小企业产能,甚至接近70吉瓦。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认为:“产能过快增长很明显,到今年春节前,产能严重阶段性过剩,产能超过60吉瓦,市场容量只有30吉瓦。”
  彼时,光伏行业几乎全线亏损,高峰时80%的多晶硅生产线停产。今年以来陆续回暖,国务院文件以及配套的7个文件推出,也使得光伏的产品价格有所提高。
  王勃华强调称,今年以来部分企业开始扭亏,但是到现在为止,真正实现扭亏的没有几家,无论是上游的多晶硅环节,还是中游的电池和组件都存在问题。国内市场启动了,一些闲置的产能又开始启动,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全行业复苏仍待时日。
  前期光伏行业火热时进入的企业,一般就装条生产线,技术门槛不高,环保和能效要求也不一定达标。行业不景气时,这部分产能停摆闲置,市场回暖就会启动生产。
  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内产量从2008年的2.5吉瓦增长到2012年21吉瓦,占全球的23%。今年1到9月份,组件产量17吉瓦,占全球超过60%。
  多晶硅企业也是如此,我国每年需多晶硅量为20万吨,其中12万吨进口,8万吨左右国内自产。今年的1到9月总产量5.2万吨,随着价格回升,部分闲置产能也开始重新生产。生产企业从低谷的四五家到现在已经有15家左右。
  特变电工一位人士称,多晶硅国内的成本比国外高,一是技术有差距,二是有规模效应,国内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成本居高不下。
  依据2012年的数据,全球多晶硅产能达42万吨,产量23.4万吨。硅片产能超过60吉瓦,产量36吉瓦。电池片产能超过60吉瓦,产量37.4吉瓦。电池组件全球产能超过70吉瓦,产量为37.2吉瓦,制造业全面过剩。
  高纪凡认为,国内实际只需要3到5家制造企业,但兼并重组实现起来很难,国内光伏业依然无法走出低价竞争的循环。
  总体而言,未来几年全球光伏产能将在过剩的阴影里逐渐消耗库存和过剩产能。任丙彦就认为,真正的好日子还没有到来。
  利益分配不均
  贾志民认为,在下一波行情中,中小企业机会不多,跨省获得业务受到很多限制,基本只能在本省找项目。
  从事光伏产品检测的一位销售对采访人员称,国内市场基本被大企业蚕食,小企业很难获得市场份额,开发商对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大企业占有优势。
  制造企业在光伏回暖中得到的订单增加,但收益并不明显。新政策规定的各项补贴主要针对电价,上游制造企业受益有限。
  此外,企业蜂拥而入到西部地区投资电站,反而忽视了并网条件更好的中东部地区,未来将造成并网的障碍。
  光伏电站本身的商业模式还不够完整,目前的金融支持政策针对公司授信,电站项目无法进行项目融资,银行只对资金雄厚的大国企发放贷款,电站项目因为没有明确的收益预期,无法获得贷款和融资,造成小企业无法进入电站开发环节。
  融资难成为制造企业进入电站开发的主要障碍。新的政策之下,地方政府对待光伏电站的项目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光伏电站享受税收减免,制造业又处于严重过剩状态,地方政府面对无法带来税收和就业的光伏电站已经不如先前那般热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