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仍需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导读: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仍需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英国BP集团董事长思文凯预测,2012年到2035年期间,中国年均能源需求增速将放缓到2.4%,煤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减少,但仍然会占据半壁江山;天然气所占的比重将会翻番,达到12%;非化石燃料,包括核能、水电,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重也将翻番,达到18%。

  中国的资源价格改革已经扬帆起航,借助市场的力量实现中国能源产业的绿色发展在产业内逐渐形成共识,但是资源价格改革并非局限于价改本身,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才能将价格改革落到实处。

  3月22日下午,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经济峰会资源价格改革分论坛上,来自美国、英国、中国的五家能源企业的专业人士围绕资源价格改革如何撬动绿色经济发展的问题展开讨论。

  价改之迫切

  中国的资源价格改革从来没有如此迫切过。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玉卓说,随着资源和能源行业的发展,现有的资源价格运行体制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现有的政策已经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必须进行改革。

  英国BP集团董事长思文凯预测,2012年到2035年期间,中国年均能源需求增速将放缓到2.4%,煤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减少,但仍然会占据半壁江山;天然气所占的比重将会翻番,达到12%;非化石燃料,包括核能、水电,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重也将翻番,达到18%。

  中国将更依赖于进口能源,面临更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挑战。同时?熏尽管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下降,但2012年到2035年期间的排放量仍然会增加44 亿吨。这些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杨华认为,资源型产品尽管具有多重属性,但本质上是商品,应该遵从商品的价值规律,由市场供需决定价格。运用好价格这一杠杆,充分发挥市场配制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目前资源、能源不能够合理利用的现象比较突出,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不高?熏浪费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杨华认为,导致出现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理顺价格,不能充分反应市场的供需关系。

  “价格与市场供需脱节,实际上是在鼓励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间接导致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并对整体的经济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杨华认为,要促进资源产品有效地利用,需要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使资源型产品价格反映其最真实的成本,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价格,还要反应资源稀缺程度、生态损害和环境成本。

  杨华认为,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世界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将会平稳增长,但是全球石油供应的增幅可能会超过需求的增长,使得全球油气市场总体供需平衡,价格将更加趋向于稳定,为中国的油气资源价格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宏观环境。

  2013年,中国实施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缩短调价周期和调价时间,以及时反映国际市场上油价的变化,并对页岩气和煤层气等进行市场定价。思文凯认为,中国已借力市场之风开始扬帆远航。

  前路之坎坷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过资源价格改革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必然增加企业的环保成本。

  英美资源集团董事长裴克强说,企业必须通过提高工作效率省下更多的成本,否则将很难支持企业的发展。

  杨华建议,在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过程中,将外部环境的成本逐步内部化,把一些环境的成本通过价格实现内部化,然后通过重新设计价格形成机制,由企业承担相关成本的同时,将环境的损害纳入到资源定价体制中,反应资源的生态价值。

  思文凯认为,从长远来看,开放和竞争的市场是分配稀缺资源、鼓励能源经济适用以及激励技术创新最有效的机制。短期来看,随着资源价格越来越多地体现绿色发展的成本?熏相关公司也将面临一定的挑战,要鼓励企业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减少污染,需要建立正确的制度框架。

  虽然不同资源的价格改革路径不一样,但市场化的方向已经成为与会企业家的共识。

  张玉卓说,资源价格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要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资源价格改革,不能实行一刀切的办法。目前,国内有三种主要的资源价格改革模式,包括行业指导价下的价格浮动机制、市场调节下的阶梯式价格机制和基于市场的自由定价机制。行业指导价下的价格浮动机制主要适用于工业;阶梯式的价格机制在居民生活用电和天然气上已经有效应用;基于市场的自由定价机制主要针对资源型产品?熏比如完全市场化的煤炭定价等。

  配套之复杂

  随着中国城镇化及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现有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将对中国的环境保护形成挑战。裴克强认为,中国不仅要靠市场解决这些挑战,政府也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来支持绿色发展,同时企业和行业要通过应用更多的高效技术来减少对环境的伤害。此外,推进资源价格改革不能局限于资源价格本身,还需要加快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

  杨华指出,下一阶段的价格改革,特别是煤炭、电力、油气的价格改革不能只是局限于各个行业本身,还要在行业之间进行研究,优化资源配置,并加强资源产品上下游之间的价格互动。

  “在资源要素价格市场化推进过程中,还要协同考虑其他一系列工具,比如税收、财政、金融配套政策支持资源的价格调控。在财税政策的引导调解方面?熏 可以加大对节能、节水、节电产品,低油耗、低排量汽车或者电动汽车的支持;对于节能减排型的技术也应该给予更多的金融财税扶持;对高能耗、资源破坏和浪费的行为采用惩罚性的税收政策,建立一个科学、公平、透明的成本审查制度。”杨华说。

  截止到目前,中国已经在七个省市进行碳交易试点。裴克强说,碳税的增收要对节能减排有益,而不能仅仅将其作为财政收入的来源。 裴克强强调,光靠政府提供补贴并不是一剂万能药,还需要有相关的监管,确保所有的规定得到落实。

  中国的资源价格改革已经扬帆起航,借助市场力量是中国绿色能源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思文凯认为,中国的解决方案并不需要改变方向,只需要将船的帆扬得更高一些。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与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稳居全球首位,标志着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