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日俄能源合作对中国的现实因素影响分析

国报告网讯:

 更多行业市场情报,详情可参考《2013年中国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一旦日俄在现有油气合作基础上取得进展与突破,必然给中国带来某种程度的竞争和压力,这其实也是俄罗斯人所希望看到的。利用亚太地区国家激烈的能源竞争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一直是俄罗斯在亚太的能源对外合作策略,坚持这一基本出发点可以确保俄罗斯在和中日韩三国的能源对外合作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2003年以来,日本为了确保自己与中国在争取俄罗斯对外石油合作竞争中取得主动,对俄一直开展 “金钱外交”,屡屡向俄罗斯开出优惠的能源合作条件,当初中俄商定的“安大线”被日本搅局和影响就是例子。此次日本政府访俄可以视为日本政府对俄金钱外交的延续。从现实因素看,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无法摆脱来自日本的影响。
  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俄罗斯天然气协会主席瓦列里-亚泽夫曾公开表示,2010年到2030年,俄罗斯有能力每年向国内和国际市场提供1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其中4550亿立方米用于出口, 20%出口到亚太地区。按照这一比例计算,即使俄罗斯天然气产量达到1万亿立方米,出口量达到4500亿立方米,出口到亚太的天然气最多也就900亿立方米。
  对中日两国而言,获取天然气的渠道均已实现多元化,亚太地区LNG生产国多数与中日两国有贸易往来。尽管如此,面对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时,中日两国没有理由不重视,仅地理位置方面的优势一项因素就足以对中日产生吸引力。与此同时,俄罗斯虽然有扩大亚太市场的意向,但其主要市场依然在欧洲。俄罗斯对亚太地区的天然气供应不可能没有限制,按照前述说法,最多可能也就900亿立方米,有其稀缺性。
  3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俄国,中俄双方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协议,包括俄罗斯向中国增供原油,修建东线天然气管道,2018年开始通过管线每年向中国提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最终供气量达每年600亿立方米的内容。协议若能得到落实,将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大突破。与此同时,我们应意识到,如果俄罗斯对中国供气达到600亿立方米,那么对日本就仅有300亿立方米的出口量,同时还要面临韩国的竞争。为此,日本有可能围绕气源与中韩暗中较劲,这是竞争的现实基础。
  在石油方面,根据2009年中俄签订协议,俄罗斯石油公司目前向中国供应1500万吨/年原油,约占中国年度原油进口总量的8%。按照新的协议2013年俄罗斯石油公司将向中国增加约80万吨石油供应,未来年度石油供应额将达4500万~ 5000万吨。按照5亿~ 6亿吨的未来石油消费量计算,这个进口量将占到中国石油消费总量的10%。
  2012年,俄罗斯通向亚太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纳霍德卡是连接东西伯利亚和太平洋的全长约4800公里太平洋管道的东部终点,科兹米诺港为该管道的原油出口专用港。2010年初,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生产原油已从科兹米诺港首次小批量出口至日本。日本目前90%原油来自中东,若能继沙哈林生产原油以后从俄罗斯远东地区获得稳定的东西伯利亚原油供应,那将有助于实现日本国内供应源多样化并降低运输成本。日本不会放弃利用太平洋管线全面开通为日本争取进口俄罗斯石油的机会。
  中俄管线的建成意味着中国在与俄罗斯的石油合作中已经取得先机。当然“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线的建成在某种程度上是俄罗斯的一个折中方案,是俄罗斯出于兼顾中日双方利益需要的战略决策。安大线、安纳线以及泰纳线均可视为其原型,该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俄罗斯向日本妥协的产物。既然已经争取到了俄罗斯的支持,到了今天的地步,那么面对中俄能源合作协议的出台,日本从其自身需要出发,一定不会袖手旁观,而是要有所作为。
  在谋求获得俄罗斯能源方面,日本与中国的竞争具有长期性。中日两国在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供应渠道、能源战略取向方面有很多相同点。两国均为全球经济大国且同处于东亚,能源结构的相似性和地理位置的毗邻使得双方利益重叠。两国都将扩大从俄罗斯等地区的石油进口作为本国石油来源多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上形成了中日之间的任何一方只要在俄罗斯石油出口竞争中获胜,对于另一方的石油进口保障都将形成威胁。特别是在能源短缺现象出现时,某个石油消费国的充足供应必然是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与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稳居全球首位,标志着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