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兰炭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行业急需升级

中国报告网(www.chinabaogao.com)讯:

      “目前,我国一些省市兰炭产业无论是技术还是装备、经营管理水平仍属于粗放型。”在日前举办的“低阶煤分质梯级利用技术论坛”上,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相平对与会者这样表述。

  与会专家认为,由于投资少,门槛低,往往是几个人集资,买一套图纸,请几个技术人员就可以建设一套兰炭装置。过去,基本上一年时间就能收回投资成本。因此,盲目上马,跟风建设,造成兰炭装置设计粗糙,装备水平及管理运营水平低下,产品单一,产能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足、亏损严重。“对这一现实,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兰炭产业不再是暴利行业,也不能再看做是初级和简单的煤炭加工行业,应将兰炭产业作为一个精细煤化工产业看待,从技术装备水平、目标市场确定、产业链延伸以及企业管理上深入研究,做到清洁化生产、精细化运营,产品差异化发展。”张相平表示。

      清洁高效的燃料选择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到70%以上。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的煤炭消费量为世界的1/4,是一个典型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国家。如果不改变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而要减轻大气污染,兰炭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据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张庆玲研究员介绍,兰炭只有原煤污染物含量的1/5到1/10,特别是硫仅为原煤的1/10。兰炭的化学特性使其有可能成为理想的环保洁净燃料。兰炭除了有良好的环保属性,其在能源效率和成本方面也有很大优势。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兰炭产业已成为承接原煤生产和煤化工以及载能工业、市场遍布全国的特色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兰炭生产规模已超过亿吨,生产主要集中在陕北、内蒙古、宁夏和新疆等区域,应用需求市场主要集中在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四川等中西部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和相对稳定的市场体系。

  其中,榆林市是我国兰炭产业的发源地和最大的生产基地。兰炭成为榆林市依托当地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特色优势产业。

      实现煤炭高效转化的途径之一

      也有业界人士对目前国内兰炭业的发展表示了担忧。张相平认为,目前榆林兰炭产业发展就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兰炭生产技术落后、新的中低温热解技术尚在工业化示范中,而榆林目前主要干馏炉型为内热式自立炉,要求块煤作为入炉原料,而且,煤焦油产率较低、煤气热值不高。随着大型综采技术的应用,块煤来源趋于紧张,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二是兰炭工业上主要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硅锰、碳化硅、化肥造气、锅炉喷吹等高耗能、低附加值生产领域,生产领域受限,产能严重过剩。三是现有兰炭装置缺少有效的环保设施,清洁生产水平低,是国家重点整治的行业。四是产业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兰炭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政策风险。

  陕北地区侏罗纪煤富含油(平均10%以上)。在作为动力用煤和化工原料用煤之前,先通过中低温热解工艺,在获得兰炭(清洁煤)的同时,可获得近10%的优质焦油和煤气,对实现煤炭资源的就地高效转化,部分代替石油和天然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相平以榆林举例说,该地区每年转化2亿吨原煤,以采用快速热解技术为计算基础,可获得近2000万吨煤焦油,能效高于80%,经济价值可观。因此,科学、健康发展兰炭产业是实现煤炭分质高效转化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兰炭产品不仅是良好的还原剂,也是优质的洁净煤,在化工原料、城市居民洁净燃料和电力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也可作为无烟煤、贫煤、贫瘦煤以及新型碳素材料的代用品。因此,将兰炭纳入洁净煤的范畴,可大大解决兰炭产品的市场销路问题。”张相平认为。

      全面升级方能摆脱困境

      据了解,目前,大家公认兰炭具有“三高四低”的特点,即“固定碳高、化学活性高、比电阻高,灰分低、铝低、硫低、磷低”。兰炭清洁无烟,性能好,效率高。随着高耗能产业的清理整顿和国家宏观调控,国内市场在短期内很难扭转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作为洁净煤的市场远没有得到开发。

  对煤焦油和煤气的利用应改变传统观念,目前仅作为初级燃料,显然利用价值较低,应进行分质利用,向精细化产品发展。煤气可生产精细化产品,煤焦油可充分发挥其特点,加工更加具有经济价值的特种溶剂油和燃料油。产业链的延伸可大大提升这一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张相平认为,我国兰炭产业的发展应在认识上有所提升,行为上有所作为,方能走出困境。他建议,对现有装置进行系统优化,提升整体技术水平,最大限度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同时,有必要加大企业的整合与重组,取长补短,形成集团式发展,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总体上,新建装置应在技术和产品结构上升级,应密切关注正在开发以及示范中的国内几种低温热解技术。在选择中,应根据技术的成熟可靠度、目标产品市场、多联产方案等因素。”张相平建议,我国的兰炭生产技术是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通过大项目、大企业、大投入引导,依托国家煤炭分质利用重点实验室,在加强研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与集成。兰炭企业及各研究机构应加大合作,解决目前存在的共性技术难题,尽快实现技术升级,为兰炭产业的高水平、精细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此外,政府部门应积极组织行业研究,协调兰炭产业与电力、电石、聚氯乙烯等产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加大洁净煤产品宣传推广力度,探索产业的整合、重组机制和政策方针,引导兰炭产业的差异化发展方向,促进兰炭产业健康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与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稳居全球首位,标志着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