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产业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内容提示:分析师鄢祝兵认为,“十二五”期间,受益于下游产业的强大需求,碳纤维复合材料、功能膜材料、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产业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根据《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达2万亿元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25%。

  目前我国所有新材料品种中,仅有14%左右的材料可以实现完全自给,而且多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品种。半数材料仍需大量进口,这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尤为明显。此外,还有三成材料在国内完全空白。因此,虽然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但道路并不平坦。

  国海证券分析师鄢祝兵认为,“十二五”期间,受益于下游产业的强大需求,碳纤维复合材料、功能膜材料、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产业热度不断升温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高云虎日前透露,自2010年开始着手编制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目前已经形成文本,不久将公布。按照《规划》,到2015年,将形成10个产值超过150亿元的综合性龙头企业、20个产值超过50亿元的专业性骨干企业,并形成若干年产值超300亿元的基地和集群;新材料产品综合保障能力提高到70%,关键新材料保障能力达50%;推广30个重点新材料品牌,实施若干示范推广应用工程。

  鄢祝兵表示,“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提升我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新材料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瓶颈。

  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阶段,随着航空航天、电子、化工、能源、医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基础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材料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也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社会各领域对节能环保新材料的需求不断升温,这将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基于这种认识,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目前全国各地投资新材料产业的热情高涨。譬如,哈尔滨提出,到2015年,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50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占全省35%;上海提出,到2015年,上海市新材料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2000亿元;陕西则明确,到2015年,陕西省将形成西安经开区等7个百亿元新材料产业基地,电子、石化等5个新材料产业集群,有色金属等3条新材料产业链,以及12家百亿级新材料企业集团。

  据记者了解,为防止一哄而上的局面,工信部将拟定一份重点产品目录,该目录包括400多种重点新材料产品及其性能指标,关键技术装备、主要应用领域等,拟作为附件与《规划》同时发布,以提高《规划》对社会特别是企业的引导作用。

  产业化诸多问题待解

  新材料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但同时也意味着高风险、高投入,前期往往需要大量的科研准备,工程化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因此,虽然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但也并不意味着一片坦途。

  工信部原材料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型、通用型中低档产品较多,高端品种发展滞后,部分关键产品对外依存度高;二是工艺技术装备落后,产业创新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多;三是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培育和发展还存在不少障碍,缺乏领军型企业;四是体制机制不配套、不完善,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统计体系尚未建立。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克健表示,新材料产业在产业化过程中,需要强化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但在关键共性技术和科研平台的搭建方面,则需要加大国家规划层面的投入和引导,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人才和资源上的优势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新材料及材料新技术替代传统材料,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具备产业规模的过程,虽然它节约了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但往往在刚开始的时候生产成本要高于传统材料产品。

  对此,李克健说,“只有加大应用,技术才会日渐成熟,工程化水平才能提高,自主产品才会达到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性价比。”他同时指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应带头加大对自主新材料产品和技术的应用,这是支持自主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

       投资机遇精彩纷呈

  新材料产业领域门类繁多,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极有可能呈现出百花齐放、投资机遇精彩纷呈的局面。根据《规划》,我国将重点支持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共六大领域。在这六大领域项下,又分为若干子领域。

  这对投资者而言,从诸多专业领域中发现好的投资机会并不容易。考虑到政府部门在投入和引导方面也不可能是“撒胡椒面”,因此,政府部门的发展思路或许可以为投资者厘清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引导方向,一是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重点突破关键品种和技术装备;二是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建设重大工程,发展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三是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推动新材料产业与基础材料工业融合发展;四是紧紧围绕世界新材料科技革命发展方向,引导材料产业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等。

  据此,两个领域值得关注。首先,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节能环保需求所需要的相关新材料设备。譬如,风力发电所需关键材料包括风机叶片用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新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用的高性能永磁材料等,太阳能光伏发电所需关键材料包括多晶硅材料、封装材料和背板材料等,以及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所需动力电池材料等。其次,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基础原材料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关键新材料技术突破。譬如,我国虽是钢铁产量大国,但精细化生产程度有待提高,需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或新工艺、新装备来提升传统材料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在类似领域,新材料技术施展身手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价值也很大。

  通过对近几年新材料概念板块上市公司研究可以发现,当很多公司将资金投向似乎更有前景的新兴产业方向时,一些先吃螃蟹的公司并没有收获预期的收益。面对投资遭遇挫折的情况,有的公司甚至将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为其他方向。仅有个别公司的表现令人满意,而这些公司往往长期专注于一个专业领域。

  对此,广发证券分析师曾维强表示,技术型企业的投资风险偏大,技术壁垒能否突破,技术能否转化为商用都存在变数,须慎之又慎。他认为,偏应用、有广泛基础、紧贴工业的新材料企业,可作近期投资之用。

  鄢祝兵表示,投资者在进行选择时应该考虑三方面要素:下游产业应用领域需求的广度和深度、公司技术水平以及产能扩张的能力和合理的估值。他认为,“十二五”期间,受益于下游产业的强大需求,碳纤维复合材料、功能膜材料、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据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首部能源法的正式施行填补了能源领域立法空白。强调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创新机制。要求建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制度,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上升为法律制度,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

2025年01月04日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12月10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月我国进口煤炭5498.2万吨,较上月增加873.4万吨,环比增长18.89%,同比增长26.38%,创下历年来单月进口量历史新高。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49034.9万吨,同比增长14.8%,进口均价688.4元/吨,同比下跌12.5%。较2023年,我国进口煤

2024年12月14日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12月12日晚,从事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国轩高科(002074)公布两个海外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公告,投资金额合计不超过25.14亿欧元,约等于人民币191.47亿元。

2024年1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