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未来我国将在政策方面大力推进光热发电行业

       内容提示:今年上半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放在新能源发展的首位。政策利好吸引了许多企业开始向光热产业进行风险投资,这意味着未来国家将在政策方面大力推进光热发电及与其有关的设备制造。

       我国光热发电最大的瓶颈在于产业链的构造和形成,最好的方式是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在获得公认的或国家认定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路线的基础上,对有一定研究基础、获得知识产权、具有初步开发成果的企业给予资助和风险投资,集中力量攻关。既不搞经院式研究,误国误民,也不完全依赖民间风险投资,而由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工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攻关,列入国家重大专项,根据产业链构成逐项部署,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加快热发电产业形成步伐。

 

  太阳能热水器历经30年发展,在国内的市场竞争已经非常充分。另外,由于太阳能热水器零部件生产专业化程度很高,所以中小企业很容易购得零部件,只需要组装生产就可以。

 

  因此,大部分企业进入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技术和资本门槛非常低,在参与竞争的近3000家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多数为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还只是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的中小企业,工业热利用、光热发电成功应用的却寥寥无几。

 

  太阳能行业竞争惨烈,而代表着产业高端的光热发电产业却难以起步。有关专家指出,太阳能热水器已经成为我国光热产业的代名词,低位徘徊俨然成为我国光热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光热发电产业未形成

 

  日前,太阳能光热发电专家张建城表示,更多的中小企业根本也不用考虑企业上市问题,只要赚钱,有利润就可以;也无需搞股份制,家族制就可以,甚至三五个朋友组合企业就能干,不需要特别高的文化程度,只要懂这个技术,会这个手艺,就可以做起来。

 

  虽然,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比不上光伏发展速度和规模,但是至少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同为太阳能热利用的光热发电却还未形成产业。

 

  据了解,2006年中国电工所申请863计划的实施标志光热发电在我国开始起步,但做法与欧盟不同。欧盟在发展太阳能热发电中,政府扮演了主导角色,到2011年已经开始实施第7个SET计划,他们把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和目标分解落实到企业,包括扶持资金,而不是给研究院。

 

  另外,他们通过在西班牙的PSA实验基地的多年试验,选择了成熟的槽式热发电技术路线,并推出新型“欧洲槽”聚光器,技术水平很高,知识产权在欧共体共享,其他技术实验同时在不同国家实施。

 

  张建城说:我国科研主管部门并没有在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国际上成熟的技术路线,而是选择了成熟度不高的塔式技术。国家能源局则选择了槽式热发电技术予以观察,观察期长达6年。我国第一个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之所以拖至今年初才完成招标,与技术路线选择不无关系。他还指出,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在我国还是零,尽管有些科研部门自称在国家“七五”、“八五”计划中有过研究,但没有留下任何可供借鉴的技术成果,技术积累等于零。而光伏行业则不同,光伏发电原属于半导体制造业,而在这个行业里光伏产品属最低级的半导体加工技术和产品,低级技术和成熟的设备很容易从国外引进,也没有限制。在这方面我国具有人才基础和产业技术基础。而与在光热领域需要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精细加工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则不同,我国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技术路线的不确定,让参与产业发展的各方举棋不定。光热发电真正在我国发展始自2006年,南京的70kW的塔式电站,槽式热发电集热管的技术开发更早一些,始自2000年前后,并且有了成功案例。2009年,中航空港通用设备有限公司的槽式热发电装置运行,但到目前为止,槽式热发电技术还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

 

  在张建城看来,当前槽式热发电相对有基础,主要是针对热水器行业的核心部件集热管技术,它的发展为太阳能热发电准备了技术条件。目前我国年产全玻璃集热管达2亿只,产量居世界之首。

 

  但是,我国光热产业格局是一盘散沙,群雄争霸。

 

  “地方政府抢项目争先机,国企争做运营商忙圈地,民营企业纷纷试水装备制造抢市场,外企忙着申请专利设壁垒,证券业有了新课题忙炒作,技术路线久拖不决成绊脚石。总之,现在炒作胜于制造和脚踏实地的行动,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只是引导观察,静待产业自发形成。”张建城说。

 

  在风险投资方面,国企既不愿意承担风险责任,国家财政也不投资风险,风投机构在观望等待时机。光热产业现状是民企积极性高于国企,地方积极性高于中央。

 

  业内专家认为,这种格局的形成可能源于风电和光伏业发展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积极方面是都想及早分得蛋糕,抢占市场先机。对政策制定者的主要负面影响,可能更多的是担心太阳能热发电一哄而起,成为又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风电和光伏。这一切导致光热产业迟迟没有突破性发展。

 

  黄金期能否来临

 

  今年上半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放在新能源发展的首位。政策利好吸引了许多企业开始向光热产业进行风险投资,这意味着未来国家将在政策方面大力推进光热发电及与其有关的设备制造。

 

  在张建城看来,光热发电在我国并没有扎实基础,包括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因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必然要经历培育期,这和光伏产业完全不同。太阳能热发电在我国还没有发展到“十月怀胎”的地步,目前仅仅是“受孕”成功,至少体现了政策制定者对这项技术的认知度,且列入发展规划之中。给孕妇和胎儿营养哺育是人之常情,如果希望把规划变为现实,就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产业哺育,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而如今,光热发电在美国和欧盟已经被列为替代化石能源的基荷能源,虽然在我国尚有争论,但电力部门更看好太阳能热发电,显然源于太阳能热发电可以通过储热来储能。发电品质好的技术优势,如果克服了不连续和不可控的缺陷,太阳能热发电必定成为未来主导能源。

 

  张建城认为,我国光热发电最大的瓶颈在于产业链的构造和形成,最好的方式是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在获得公认的或国家认定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路线的基础上,对有一定研究基础、获得知识产权、具有初步开发成果的企业给予资助和风险投资,集中力量攻关。既不搞经院式研究,误国误民,也不完全依赖民间风险投资,而由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工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攻关,列入国家重大专项,根据产业链构成逐项部署,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加快热发电产业形成步伐。

 

  他同时指出,能否做到这一点,最主要的取决于国家各有关部门能否从战略高度认识这一技术,特别是它有可能对未来能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认识程度。如果看不到它的前景,不能从能源战略高度认识这一技术,很可能要继续落后于发达国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据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首部能源法的正式施行填补了能源领域立法空白。强调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创新机制。要求建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制度,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上升为法律制度,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

2025年01月04日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12月10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月我国进口煤炭5498.2万吨,较上月增加873.4万吨,环比增长18.89%,同比增长26.38%,创下历年来单月进口量历史新高。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49034.9万吨,同比增长14.8%,进口均价688.4元/吨,同比下跌12.5%。较2023年,我国进口煤

2024年12月14日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12月12日晚,从事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国轩高科(002074)公布两个海外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公告,投资金额合计不超过25.14亿欧元,约等于人民币191.47亿元。

2024年1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