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稀土市场从年初的“疯狂上涨”到“价格骤降”

       内容提示:从年初的“疯狂上涨”到“价格骤降”,稀土市场已陷入窘境。今年以来,稀土氧化物以及稀土精矿价格涨幅均超过200%。6月下旬到7月初的行情高峰期,轻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中的氧化镧最高售价曾达每吨16万至17 .8万元,氧化铈每吨18 .5万至19 .5万元;金属镨每吨售价130万至135万元,金属钕每吨售价175万至180万元。重稀土中的标杆产品金属铽的最高售价为每吨2600万元到2700万元。

        稀土行业颓势已经引发南北稀土停产潮。记者24日从赣州矿业内部人士处了解到,作为南方稀土主产区的龙头企业,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旗下所有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都自20日开始全面停产。

  “目前矿山全部断电,且上山的管路全部切断,原料已全部下山,接下来要进行矿山的标准化改造,整改后通过审核的矿山才允许复产;这次停产预计维持3至5个月。”上述内部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他表示,停产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今年赣州稀土开采指标已经用完,另一方面是赣州稀土矿山要进行一轮整改,为构建南方稀土产业链做准备。

  无独有偶,就在赣州稀土全面停产的前一天,主导我国北方90%轻稀土产量的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钢稀土公司”所属冶炼分离企业也开始停产。根据包钢稀土公司的公告,所属冶炼分离企业的停产期限为1个月,停产期间,包钢稀土公司停止对所属冶炼分离企业、外部合作企业的稀土原料供应。

  南北稀土龙头企业“步调一致”停产的背后,似乎都蕴含着同样考虑,就是通过停产减少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市场供给,从而抑制价格大幅下跌。

  从年初的“疯狂上涨”到“价格骤降”,稀土市场已陷入窘境。今年以来,稀土氧化物以及稀土精矿价格涨幅均超过200%。6月下旬到7月初的行情高峰期,轻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中的氧化镧最高售价曾达每吨16万至17 .8万元,氧化铈每吨18 .5万至19 .5万元;金属镨每吨售价130万至135万元,金属钕每吨售价175万至180万元。重稀土中的标杆产品金属铽的最高售价为每吨2600万元到2700万元。

  而这样的几近疯狂的行情却在三季度开始发生变化,不仅稀土市场下游订单比二季度缩水近半,而且下游企业三分之二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曾经的“抢购”变成了“无人问津”。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为了支撑行情,早在9月下旬,包钢稀土公司就依托包钢稀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启动了临时收储计划,提出以不高于每吨90万元的价格,收购拥有国家指定性计划企业生产的氧化镨、氧化钕。这项措施出台后,稀土市场的颓势一度得到扭转。然而进入10月份,部分稀土产品价格再次下跌,而且跌幅有所扩大。10月19日,包钢稀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收储品种又增加了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铕。

  “近期公司的市场报价虽然没下调,但实际成交价有不同幅度下滑,一些产品成交价与价格高时相比最多降了20%左右。”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忠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据上海有色网公布的最新行情,10月24日,氧化镧价格已经回落到每吨12万至12 .5万元,氧化铈每吨13万至14.5万元,金属镨每吨120万至125万元,金属钕每吨130万至135万元;金属铽每吨2000万至2200万元。

  一位稀土行业资深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稀土的暴涨暴跌,从根本上反映出行业散乱和竞争无序。“前期的暴涨令很多炒家进入稀土产业链条,放大了稀土需求,造成供应严重紧张的假象,像气球一样吹着吹着就爆了。”他表示,正因为如此,在行业预期发生变化的时候,贸易商和生产企业纷纷抛售稀土,成为打压稀土价格的重要推手。

  张忠告诉记者,这次停产保价的效果有待观察,但主动减产对价格有稳定作用。

  “南北稀土都采取停产措施,短期内将对市场行情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衡昆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但考虑到下游行业订单减少需求低迷,以及贸易商抛售等因素,限产保价的影响十分有限。由于前期投机资金的炒作,稀土价格已经大幅上涨,目前预期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刺激,预计年内稀土价格继续走低。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