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8年中国耐火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2008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第三季度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急剧恶化,耐火材料行业也未能独善其身。总体上看,2008年耐火材料行业生产运行平稳,耐材产量2417.48万吨。其中,致密定型耐火制品1554.08万吨、隔热耐火制品47.20万吨、不定型耐火制品816.20万吨。致密定型耐火制品中:黏土质砖366.72万吨、高铝质砖277.16万吨、硅质砖212.39万吨、镁质砖143.79万吨、特种耐火制品381.55万吨(其中,镁炭砖、铝镁砖263.90万吨)。2008年,耐火原材料进出口贸易运行平稳,全国耐火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总额22.85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21.46亿美元,进口贸易额1.40亿美元。
    水泥工业用耐火材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水泥工业配套基础性消耗材料,主要用于水泥煅烧过程的高温作业。最近几年,在水泥行业高速增长的拉动下,国内水泥工业耐火材料行业取得了高速发展。而同时,耐火材料行业内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目前,水泥行业主要使用的耐火材料是碱性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和隔热耐火材料,其中碱性耐火材料使用量最大,包括强碱性的镁砖、白云石砖、石灰质耐火材料及弱碱性的镁铝、镁铬等尖晶石耐火材料。我国已经开发出相当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耐火材料产品。
    尽管如此,据了解,目前耐火材料的品种还不能完全有效地满足水泥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新型耐火材料产品比重仍然偏低。同时,耐火材料总量结构性过剩仍然存在,资源问题仍将制约行业发展。此外,行业“小、多、散”的问题仍未解决,还属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整体竞争能力相对欠缺,龙头企业尚未真正形成,单一企业还难以与国际耐火巨头同台竞技。
    因此有行业人士认为,耐火材料产品向高科技化、特色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任重而道远。
    耐材矿产资源紧缺
    众所周之,中国是耐火材料的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然而,作为耐火材料生产、消费、出口的“大户”,中国耐火材料工业现状整体却不容乐观,耐火材料的矿产资源日趋紧缺。据相关资料显示,早期我国水泥窑用耐火材料大部分为铝硅质耐火材料,如高铝砖、黏土砖及水泥砖,随着新型干法窑的使用,耐火材料逐渐替换为镁铬砖等尖晶石耐火材料。
    据了解,目前我国用于生产与出口的主要耐火材料的矿产资源是高铝矾土。随着资源和能源的日趋紧张,国内本来资源丰富的耐火铝土矿已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逐渐开始影响和阻碍耐火材料和企业的发展。昆明市西山水泥厂新型耐火材料分厂相关负责人李先生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无力承受成本增加之重,由于在矿产等原材料上没有优势,他们公司已经不打算再做耐火材料,准备转做其他建材。
    另外,在国内,一些生产耐火材料的重要矿产资源也因为开采不当等原因而出现问题。比如,我国占世界1/4的菱镁矿由于无序开采造成采剥失调,导致许多优质菱镁矿的矿山成为“开采死点”;我国独有的一种耐火材料焦宝石(硬质粘土),原有勘探并开发的共有11个矿区,目前已有8个矿区因资源枯竭而闭坑;而我国储量居世界第九位的锆英石,按当前需求情况计,如不进口和增加新矿源, 20年之后将会出现矿源枯竭的局面。
    有行业人士认为,耐火材料矿产资源的紧缺,已经给我国的耐火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也为耐材企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节能降耗逐渐环保
    据了解,2008年全国水泥产量将达到14亿吨,而2008年全世界水泥的产量(不包括中国)预计只有13.28亿吨。可以说,世界水泥产量的一半在中国。
    中国水泥的迅猛发展,在世界水泥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如此众多的水泥,在满足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和能源,加重了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环境负荷。作为水泥产业的配套产业——耐火材料产业,与水泥工业的发展有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态势。
    据有关人士分析,而目前国内耐火材料的发展还处于低端、分散发展阶段,产业的耗能高,污染高,产量低,给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国家已充分意识到高耗能工业结构不合理带来的隐患。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决关停小火电、小水泥厂等高污染、低能效的落后产能。在政策的推动下,耐材行业也在有序地进行着调整和改革。
    近年来,国家对高污染、高能消耗的生产行业加强整治力度,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的工作一直没有止步,目前很多工作已初见成效。河南省是我国耐火材料生产大省,近段时间在河南省洛阳地区,当地环保部门对14家污染严重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进行整治,相继被关闭,并按规定必须“拆除设备、清除原料、断水断电、吊销执照”。不仅如此,河南省在针对燃煤倒焰窑做了大量技术改造工作的基础上,以新密、巩义、登封为代表的耐材集中地,近年来也坚决采取了拆除倒焰窑,关闭环保污染治理不能达标的耐火企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使落后的行业焕发了青春。
有行业人士分析,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地污染严重、耗费能源的小的耐材厂矿的陆续关停,耐材行业所面临的能源紧缺状况有所缓解,耐材产业将会逐渐由耗能污染型逐渐走向绿色环保型。
耐火材料行业生产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上半年由于原燃材料的大幅涨价,致使耐火制品生产企业利润空间大幅缩小;二是2008年年底的两个月,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生产需求急速回落,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三、行业科技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很大。科研力量薄弱,在高端产品上,我国还需大量进口。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12月10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月我国进口煤炭5498.2万吨,较上月增加873.4万吨,环比增长18.89%,同比增长26.38%,创下历年来单月进口量历史新高。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49034.9万吨,同比增长14.8%,进口均价688.4元/吨,同比下跌12.5%。较2023年,我国进口煤

2024年12月14日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12月12日晚,从事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国轩高科(002074)公布两个海外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公告,投资金额合计不超过25.14亿欧元,约等于人民币191.47亿元。

2024年12月14日
2024年1-11月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已注册545家

2024年1-11月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已注册545家

企业注册来看,2014年至2021年,我国氢能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2023年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共注册670家,同比增加11.7%;截至12月5日,2024年我国已注册545家氢能相关企业。

2024年12月09日
新材料行业:上海市发布发展方案 到2027年新材料产值达到3500亿元

新材料行业:上海市发布发展方案 到2027年新材料产值达到3500亿元

11月15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四部门对外公布的《上海市促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要求——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材料产业高地。

2024年11月22日
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产线来袭!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产能建设能力再上新台阶

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产线来袭!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产能建设能力再上新台阶

“固态电池与传统电池相比,安全性更高,更加环保,能量密度将大大提升。”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立新介绍,即将量产的第一代固态电池技术产品能量密度比超过280wh/kg,2025年推出的第二代固态电池技术产品能量密度比超过400wh/kg,2027年推出第三代固态电池技术产品能量密度比超过500wh/kg全固态

2024年11月19日
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 我国新型储能行业利好政策频发 企业纷纷入局

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 我国新型储能行业利好政策频发 企业纷纷入局

11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求对《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提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千亿元以上规模的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

2024年11月07日
发现超亿吨资源量! 我国锰矿行业自给率将提升 利好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市场发展

发现超亿吨资源量! 我国锰矿行业自给率将提升 利好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市场发展

我国锰矿资源稀缺,主要集中在云南、湖南等地,并且矿石品位较低,需从澳大利亚、加蓬、南非、缅甸等海外大量进口高品位锰矿。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常年锰矿进口量在2000万吨以上,约占世界锰矿进口量的70%;截止2024年1-8月,我国从南非锰矿进口量达172.7万吨,加纳进口量40.78万吨。而此次在湖南永州寻找锰矿取得重大

2024年11月04日
全国将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 推动水务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水回用市场或受益

全国将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 推动水务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水回用市场或受益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水资源需求量持续增长,加上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不高,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人均综合用水量来看,近五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呈先降后升再降走势。2023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19m³,同比下降1.4%。

2024年10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