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

    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是一种以吸附状态为主,生成并储存在煤系地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是近20年来崛起的新型洁净能源,它在发电、工业和民用燃料及化工原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对煤层气的合理利用可以缓解当前能源短缺的状况,改善能源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煤层气 洁净能源

    煤层气简介

 

  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是一种以吸附状态为主,生成并储存在煤系地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与常规天然气基本相同(甲烷含量大于95%,发热量大于8100大卡),完全可以与常规天然气混输、混用,井下抽放的煤层气不需提纯或浓缩就可直接作为发电厂的燃料,可大大降低发电成本。

 

  煤层气是近20年来崛起的新型洁净能源,它在发电、工业和民用燃料及化工原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对煤层气的合理利用可以缓解当前能源短缺的状况,改善能源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煤层气利用技术

 

  世界主要产煤国都十分重视开发煤层气,英国、德国、前苏联、波兰等国主要采用煤炭开采前抽放和采空区封闭抽放方式抽放煤层气。8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验应用常规油气井(即地面钻井)开采煤层气并获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世界煤层气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美国进行煤层气地面开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没有采煤作业的煤田开采煤层气,采用的技术与常规天然气生产技术基本相似,渗透率低的煤层往往需要采取煤层其激励增产措施,如把二氧化碳注入不可开采的深煤层中的煤层气回收增强技术;另一种是在生产矿区内开发煤层气,这种情况下采气与采煤密切相关,特别是采用地面钻井抽取采空区的煤层气,通常抽气容易,不需要进行煤层压裂处理。

 

  另外一些发达国家煤层气开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澳大利亚采用航空磁测和地震勘探以确定钻井的最佳位置,开发了水平井高压水射流改造技术,并应用水平钻孔、斜交钻孔和地面采空区垂直钻孔抽放技术开采煤层气。

 

  我国地质条件复杂,煤储层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即:低压、低渗、低饱和、高含气量的特征,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理论,指导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我国对于本层、邻近层和采空区的井下煤层气开采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技术,还有些关键技术需进一步完善。从90年代初开始引进国外煤层气开发技术,目前基本掌握了适合我国煤储层特征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为煤层气的商业化开发创造了条件。

 

    国内外支持政策

 

  美国1980年出台了《能源以外获利法》第29条税收补贴政策极大促进了煤层气产业的发展。1992年美国能源管理委员会颁布第636号法令,取消了管道公司对天然气购销市场的控制,更有利于煤层气市场的扩大。

 

  德国2000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对德国煤层气开发是个里程碑,该法规定今后20年内,500千瓦以上的煤层气发电设备每产一度电补贴7欧分。

 

  中国从80年代就开始鼓励煤层气利用,1996年成立了中联公司,把开发利用煤层气作为一个产业来扶持,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主要包括进口设备税减免、免征矿区使用费以及其它税收的减免等。

 

    技术可行性

 

  气源充足:我国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约3035万亿m3,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总量(30万亿m3)相当,居世界第三位。

 

  已有较大发展:近几年我国煤层气国内自营和对外合作均取得了较大进展,2000年煤层气利用量达5亿m3左右,作为商业项目来开发的煤层气已在多个矿区展开。由抚顺矿务局和沈阳煤气公司投资的由抚顺向沈阳供气的抚顺煤层气开发利用工程总投资2.26亿元。2000年底,中联煤层气公司在沁水盆地东南部共钻了11口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也于1999年完成了6口井的井组试验。

 

  已有发展模式:晋城无烟煤集团公司计划建一座120MW的煤层气电厂,该项目已经立项,是目前世界上拟建的规模最大的煤层气电厂。据估算该项目总投资为47896万元,其中25% 由晋城矿业集团以资本金的方式注入,另外75%拟通过申请亚行优惠贷款解决,具体条款正在商谈之中。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是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专门从事煤层气勘探和开发的国有公司,产品分成合同是中联公司对外合作开发煤层气的标准合同。合同期限通常为30年,包括勘探期、开发期和生产期三个阶段,在勘探期内外方独自承担项目风险和所有勘探费用。原则上开发期中方参股比例最高可达51%,外方为49%,如中方决定参股比例小于51%,外方可相应提高其参股比例。

 

 经济性分析

 

  各个煤矿的煤层气抽放利用成本有较大的差异,据有关资料估算每口生产气井的投资约为120万元上下。根据对某煤矿采煤后备区选取10km2的评价区块所作的经济评价,在15年服务期内煤层气抽放的平均成本约为461/km3。考虑煤层气综合利用的经济性还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形成完善的市场化价格体系:目前一些地方煤层气价格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定的,导致前期投入回收周期长。

 

  前期的勘探成本:煤层气利用最大的前期投入在于气源的勘探和选址。由于我国煤层地质情况复杂,缺乏针对不同地质情况的勘探开采方法,所以应与国外有经验的公司合作,利用其先进技术降低前期勘探成本和风险。

 

  采用成熟开发和利用工艺:我国煤层气抽放技术已较为成熟,开采出来的煤层气应利用设计先进合理的工艺加以利用,开采规模小时可就地利用,开采规模较大时可考虑外输,建设以煤层气为燃料的热电厂等。

 

  与天然气管网公司合作:煤层气是能与天然气混输、混用的洁净燃料,如能利用天然气管网加以运输,将大大降低气开发成本,并有利于拓展终端用户,提高其经济性。

 

投资融资渠道

 

  总结目前的煤层气开发经验,主要有以下参与投资开发煤层气的方式:

 

与当地煤矿或燃气公司合作组成煤层气开发公司;

《京都议定书》规定缔约方可以在境外实现部分减排,因此进行减排量的转让与获得也可成为开发煤层气的投资方式之一;

利用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煤层气。

  煤层气的环境效益日益受到重视,一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组织愿意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成为煤层气项目发展的融资渠道。如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支持减排量交易机制的机构如雏形碳基金(PCF)等。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