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能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在北京举行了山西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项目签字仪式,双方在煤层气领域共同合作。
有着“朝阳产业”美誉之称的煤层气,随着能源紧缺和温室效应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方广泛关注。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为煤炭、石油等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这些企业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国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国内天然气的需求将上升至1000亿立方米,而国内产量只有700亿立方米,这个缺口无疑是煤层气发展的空间。
“煤矿杀手”成清洁能源
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份为高纯度甲烷,是近20年在世界上崛起的新型能源,其资源总量与常规天然气相当,是与煤炭伴生、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是通用煤的2—5倍。同时,作为一种危险气体,当其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因此长期以来,瓦斯被视作煤矿“第一杀手”,对煤矿的生产安全和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最大的威胁。在采煤之前如果先开采煤层气,煤矿瓦斯爆炸率将降低70%到85%。此外,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
在国际能源局势趋紧的情况下,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能源,煤层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诱人。专家指出,煤层气基本不含硫,对各种设备腐蚀小;燃烧产生污染物少;燃烧后废气是一种气态肥料,可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甲烷排放,有效缓解温室效应;作为一种高效、洁净能源,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果把煤层气利用起来,用于发电燃料、工业燃料和居民生活燃料;还可液化成汽车燃料,也可广泛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醛、甲醇、炭黑等方面,就能成为一种热值高的洁净能源和重要原料。
煤矿企业近水楼台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因此有相当可观的煤层气。资料显示:中国煤层气资源总量为31万亿立方米,其中资源条件较好、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有16万亿立方米。全国95%的煤层气资源分布在晋陕、内蒙古、新疆、冀豫皖和云贵川渝等含气区,其中晋陕、内蒙古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最大,为17.2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煤层气总资源量的50%左右。发改委通过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显示,到2010年,中国煤层气产量将达到100亿立方米,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3000亿立方米。
山西作为国内最大的煤炭产地,煤层气储量丰富,约为10万亿立方米。该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煤层气研究开发利用并形成产业化的步伐,目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从2001年开始山西省就引导煤矿安装煤层气抽采系统。晋城煤业集团现在已累计完成700多口井,形成地面抽采
贵州省煤层气约占全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22%,仅次于山西省,位列全国第二。盘江股份所拥有的矿区均有建设瓦斯发电厂的潜力,因此公司一直积极进行煤层气开发利用。公司旗下山脚树矿瓦斯电站装机容量为6×500kw,已于2005年投产并产生效益;土城矿瓦斯电站装机容量为6×700kw和4×500kw,已于去年9月建成投产。煤层气产业已将成为公司的新利润增长点。
河南省继2005年投入12亿元专项资金开发煤层气后,2007年4月,又以平煤集团为发起人,联合省内4大煤炭企业共同出资5000万元,注册成立河南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目标是到2010年达到10亿立方米。
能源巨头抢滩分羹
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受到多方关注。其实,传统能源巨头中石油早已开始关注新能源领域,并计划到2020年投入100亿元开发新能源,积极推进煤层气规模开发等。
据了解,中国石油成立煤层气勘探项目经理部十余年来,先后组织了煤层气科技攻关和大量煤层气勘探生产项目,着眼于全国开展大区评价研究,先后投资4.5亿元,共钻井80口,开辟了河北大城、山西晋城和大宁3个试验区,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石油副总裁胡文瑞称,到2020年,中石油计划煤层气形成15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与西气东输管道连接的管道达到
同是石油巨头的中石化两年前与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的一份合作框架协议也显示,中石化将在新疆开采煤炭、油页岩和煤层气。
国内煤层气开发的主力中联煤层气公司股东就是中石油和中煤集团。中联煤还与中华煤气、山西天然气公司等签订了煤层气供应协议,将来煤层气还可能通过管道与西气东输管道直接连接。
政府“巨手”推动
据国土资源部预测,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大致与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相当。当前中国常规天然气开发产能低于石油,经过发展,未来天然气产量将与石油相持平。如果煤层气开发利用规模达到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的规模,相当于中国能源供给将在现有石油产能的基础上增加两倍,资源前景相当可观。
近年来,国家从产业政策上给予煤层气企业优惠扶持,并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角度给予技术引进和研发优惠。在煤层气探矿权、采矿权管理方面以及在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促进措施。
如在税收优惠方面,从
2006年,中国已经将煤层气开发列入了“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煤层气产业化发展迎来了利好的发展契机。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煤层气产量在2004年之前,基本上无开发;到了2006年,年产量也仅0.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