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核电未来投资空间将超万亿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日前,一份名为《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草案已经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完成,按照既定计划,将在5月底前推出。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曹述栋表示:“这次的总投资额将超过3万亿元,比当初预计的还多。”

  3万亿元的巨额投资,宝押何处?

  1万亿元的扩容

  “从现在起到2020年,核电的投资空间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曹述栋说,3万亿元的投资额中,核电将占据很大比例。“以煤电为主的高碳经济模式产生很多污染,而发展风电、太阳能短期解决不了量的需求。目前无污染并且短期内能够大规模解决能源需求的只有核能。”

 

  他还透露,国家发改委将于近日完成《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修改工作,初稿在能源局电力司层面已经形成,此次调整将突破旧版规划中“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例仅为4%”的目标值,更改为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拟加强沿海核电发展,科学规划内陆地区核电建设,核电占电力总装机比例达到5%以上。

  在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看来,这一数字还比较保守。根据韩晓平的测算,中国未来需要12亿千瓦的装机容量,其中有8亿千瓦的煤电装机容量,两亿千瓦的水电、风电等能源,剩下的两亿千瓦新能源装机空缺需要核电来补充。

  “内陆核战”升级

  发展数字目标的明确,让建站工作更加紧锣密鼓。

  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获悉,中国已明确新建的核电站达8个,涉及资金4500亿元,此外,全国已经有21个省在开展选址的前期工作,涉及资金上万亿。

  最受益的当属中核、中广核、中电投这仅有的三家拥有国内获得核电开发资质的企业。

  中广核正借力打造全国首个“核电特区”。“包括台山、阳江、汕尾、陆丰和岭澳二期等多个核电项目,核电投资首次超过火电,达到投入1766亿元。”与中广核合作的法国电力公司亚太区宣传处李晓雅表示,除中广核的这个“核电特区”项目外,不少省外项目也已在国家发改委“排上了队”,遍布广西、安徽、江苏等数十个省区。

  在与中广核跑马圈地的竞争中,中核和中电投已处于下风,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内陆核电站项目开花结果。

  在湖南的岳阳华容小墨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一座中电投投资600亿元的核电站已进入环评程序。小墨山离长江只有一公里,具有扩建和分期建设条件。

  但作为另一匹杀入内陆竞争的快马,中核早在三年前就号称将打造湖南乃至中国第一座内陆核电站,“从目前的进度看,全国首个内陆核电站,很可能是桃花江核电站。”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员工刘中锋说,这里地质结构稳定,居民稀少,也是十分优越的内陆核电选区。桃花江项目环评已经率先通过评审,即将开工。

  据知情人士透露,内陆有3个核电选址环评首批通过专家评审,已通过的湖北大畈核电站就是中电投投资的,如果小墨山也被通过,那就中电投一家独大了。

  核电项目的上马建设,也吸引了除中电投之外的四大发电集团进入兴奋状态。“火电上网电价大致为0.35元/度,核电成本已经开始略低于火电成本,山东石岛湾核电项目上网电价仅为3毛。”亲自组建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迎苏说。

  山东荣成石岛湾项目,是本轮国家扩大内需投资计划的一个重点。该项目由华能、中核和清华大学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1100亿元,远期总装机规模为400万千瓦。“该项目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发改委非常重视,9月份将正式开建。”王迎苏说。

  继荣成项目后,华能再次牵手中核,在海南昌江核电站砸下160亿元。大唐已经在福建宁德开展前期工作。而国电集团除在福建漳州开展了核电项目筹备外,近日还表示,拟在吉林、湖南等省投资核电。

  技术、资源短板

  然而,核电发展,不是靠热情能够解决的。

  由于中国核电装备生产能力非常有限,日前开工的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将采用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的全球最先进的第三代压水堆(AP1000)核电技术,这是中国首个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也是迄今为止中美能源合作建设的最大项目。

  “美国、法国、俄罗斯等核电技术大国都想通过与中国的核电技术合作,收取高昂的技术使用费,”韩晓平提高了声音。据悉《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也主张使用AP1000技术。

  曹述栋对此回应,政府并没有排斥二代加技术的应用,在已经核准的核电项目中,多数应用的是二代加技术,“使用三代核电技术引进必须坚持‘先引进、后消化吸收’的原则,将AP1000技术逐渐自主化、本土化。” 曹述栋说。

  资源“短板”同样存在:中国目前在核原料方面,88%的资源来自国外进口。早已在中国蛰伏多年的跨国核电巨头,已经预测到中国是未来的潜在大买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企业一直保持着和中国的“亲密”关系。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与外国供应商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中国显然不能再在核原料问题上继续依赖进口。曹述栋透露,目前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天然铀储备管理办法》,天然铀国家储备体系也在制定当中,与石油储备体系相仿,一方面要从国家层面储备,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储备。

  从中广核处获悉,我国在中亚地区的第一个铀矿开采合资企业——中哈合资的伊尔科利铀矿已经在哈萨克斯坦开工。此外,中核也在香港主板成立了主要进行海外铀资源开发的“中核国际有限公司”。“在我国铀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我们鼓励向国外购置资源或勘探权。”曹述栋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