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产煤大省纷纷控制原煤产量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5月6日,从内蒙古煤炭工业局获悉,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要求煤炭行业根据2009年的市场供求形势,适度控制原煤产量,并在本年度不再新批煤炭建设项目。

  这是继山西大面积限产之后,煤炭产量在一季度首次跃居全国第一的内蒙古明确提出限产措施。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王晓波处长说:“今年内蒙古计划煤炭产量将控制在去年水平,也就是在4.6亿吨左右。”

  而根据规划,今年内蒙古全区计划将技改和新上煤炭项目的新增产能控制在1亿吨之内,其中新增建成煤炭产能3090万吨,也就是说全区限产规模需抵消掉这近亿吨的新增产能才有可能完成产量控制目标。

 

  而此次内蒙古煤炭限产政策的出台是否与山西省提出的产煤炭大省协调机制有关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一相关负责人并没否认产煤大省之间的协调,各省之间有沟通情况,互相之间也正在协调。

  4月初,单独限产的山西省煤炭企业就建议,由山西省政府出面,与主要产煤大省、区(集团公司)进行协调,建立产煤大省、区(集团公司)高层领导沟通协商机制,共同采取措施合理调控煤炭产销总量。

  限制产量与停批新项目

  与山西一样,内蒙古提出停批煤炭新项目和适度控制原煤产量也是出于总量控制和与实际需求相适应,以防止盲目增加产量可能导致的煤炭价格大幅下滑。

  一季度,内蒙古煤炭产量增速远高于全国水平。据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结果显示,一季度,内蒙古煤炭产量12980万吨,同比增加3163万吨,增长28.4%,原煤产量和增速均居全国之首。与此同时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仅增长5.22%。

  更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煤炭产量在第一季度首超第一产煤大省山西,产量比山西多出2180万吨。山西省由于省内实行煤矿关闭整合和限产保价政策,一季度原煤产量仅为1.08亿吨,同比下降16.34%。

  虽然在全国总需求放缓的情况下,内蒙古产量大幅增长,但王晓波表示,目前内蒙古并没出现产能大幅过剩情况,基本上仍处于供需平衡状态,只有个别煤质较差煤种可能会有一些滞销。煤炭行业专家黄腾指出,山西的限产所产生的市场缺口正好让内蒙古补上。

  但与全国煤炭价格相似,内蒙古坑口煤价今年以来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环比也有下降的压力。内蒙古自治区价格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3月份内蒙古全区煤炭主产地动力煤坑口平均价格为229.38元/吨,比2月份下降2.91%。而4月份同样有下降的趋势,根据内蒙当地一煤炭供销商提供的数据,4月20日与3月16日相比,该经销商所售5种煤种每吨降价幅度在10-50元不等。

  为防止盲目增长导致价格下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因此在近期提出煤炭行业要根据2009年的市场供求形势,适度控制原煤产量。并根据经济形势提出,要将今年计划产量控制在去年4.64亿吨水平。王晓波同时也认为,内蒙古今年全年煤炭产量不可能超越山西,两者产能相距仍然较大。

  而据介绍,由于近几年新上马项目众多,今年内蒙古新增建成煤炭产能3090万吨,包括扎哈淖尔露天矿、白音华二号和四号露天矿等大型现代化煤炭项目,加上技改扩能项目,预计新增产能将达1亿吨左右。也就是说全区限产规模需抵消掉这近亿吨的新增产能才有可能完成产量控制目标。

  在具体产量控制上,王晓波指出,省级主管单位主要是指导,由产煤地市具体实施,如内西煤炭主产地鄂尔多斯通过核定煤矿产量和发放相应准销票证来调控最终产量。但政府一般不采取强制措拖,只是倡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要相应控制产量。

  黄腾指出,要做出全省限产并非易事,因为限产代表着要牺牲原来取得的部分市场。王晓波也坦承煤炭大省要做到山西那样相对集中并步调一致很难,主要还是要靠市场调节。但内蒙古也有其自身特点,内蒙古露天煤矿较多,露天煤矿产能有较大伸缩性,市场需求量大的时候产能可以充分发挥出来,需求少时自然就可以下调下来。

  而由于此前核准项目多,今年内蒙古仍将有合计产能6350万吨的煤炭项目要开工建设,包括胜利煤田东二号露天矿一期工程、准格尔魏家峁露天矿等大型现代化煤炭项目等。对于此次停批新煤炭项目,王晓波指出,主要是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并做长期考虑,以实现总量控制。

  产煤大省协商机制

  对于内蒙古提出的限产和总量控制,黄腾并不看好,他认为山西的限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限产放弃的市场被内蒙古等周边省区挤占;限产抬高了价格导致国内外煤价倒挂,反而给外国煤炭商有机可乘,加大对中国煤炭出口。

  山西省限产的出发点是认为在当前国际、国内煤炭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煤炭社会需求总量是一定的,其产量的大幅增加势必会引发恶性竞争,致使煤炭价格大幅下滑,降价既不能刺激消费,更不会增加社会需求,只会影响收入。

  但由于限产保价,今年以来,山西当地煤炭比周边产煤省价格高出不少,部分煤种甚至高出200元/吨。这直接导致了部分山西电厂被迫转道邻近产煤省买煤,山西原有市场也因此受到其他产煤省区的冲击。

  “我们已转道陕西、内蒙古采购电煤,即使加上运费也比在山西本地划算。”山西当地一燃料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也助推了山西周边省份煤炭销量的提升。

  国泰君安煤炭行业分析师杨立宏指出:“除非产煤大省之间能够结成联盟,否则,在山西煤炭大省的价格已经动摇的情况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据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首部能源法的正式施行填补了能源领域立法空白。强调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创新机制。要求建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制度,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上升为法律制度,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

2025年01月04日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12月10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月我国进口煤炭5498.2万吨,较上月增加873.4万吨,环比增长18.89%,同比增长26.38%,创下历年来单月进口量历史新高。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49034.9万吨,同比增长14.8%,进口均价688.4元/吨,同比下跌12.5%。较2023年,我国进口煤

2024年12月14日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12月12日晚,从事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国轩高科(002074)公布两个海外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公告,投资金额合计不超过25.14亿欧元,约等于人民币191.47亿元。

2024年12月14日
2024年1-11月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已注册545家

2024年1-11月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已注册545家

企业注册来看,2014年至2021年,我国氢能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2023年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共注册670家,同比增加11.7%;截至12月5日,2024年我国已注册545家氢能相关企业。

2024年12月09日
新材料行业:上海市发布发展方案 到2027年新材料产值达到3500亿元

新材料行业:上海市发布发展方案 到2027年新材料产值达到3500亿元

11月15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四部门对外公布的《上海市促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要求——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材料产业高地。

2024年11月22日
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产线来袭!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产能建设能力再上新台阶

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产线来袭!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产能建设能力再上新台阶

“固态电池与传统电池相比,安全性更高,更加环保,能量密度将大大提升。”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立新介绍,即将量产的第一代固态电池技术产品能量密度比超过280wh/kg,2025年推出的第二代固态电池技术产品能量密度比超过400wh/kg,2027年推出第三代固态电池技术产品能量密度比超过500wh/kg全固态

2024年11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