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山西煤化工行业踏入扩张快车道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调整和产业振兴规划》近日如期出台,煤化工行业踏入扩张的加速通道。

  《规划》指出,到2011年,山西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达到850亿元,而这将比2008年的507亿增长逾67%。增长近七成,将通过扩张企业规模、加大核心技术投产速度,以及增强优势企业实力来实现。

  省领导休息时间抓紧修改《规划》

  “十一五”以来,山西的煤化工产业规模正稳步增加。山西省经委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尿素、甲醇、PVC、粗苯加工、煤焦油加工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600万吨、100万吨、87万吨、50万吨、210万吨,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07亿元,就业人数达15万人。

 

  “山西的煤化工在全国是发展较早的,在山西工业经济中地位很重要。”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科技开发处处长侯相林表示。因此,煤化工产业成为此次山西八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一员”。

  2 月19日,《山西省煤化工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讨论稿)》由山西省经委起草完成。在此之后,山西省经委牵头召集省发改委、省环保局、省国土厅、省安监局等相关部门和太化、天脊等多家煤化工企业以及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化二院等科研设计院所的专家,召开了“山西省煤化工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座谈会”,政府常务会议作几次修改后,于4月29日原则性通过。

  山西省经委相关人士表示,在规划编制期间,省领导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审阅规划讨论稿,和规划起草组面对面商讨规划,逐字逐句修改规划内容,对确保规划的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矛盾突出 行内急需“整顿”

  “山西的煤化工发展虽然较早,但从目前情况看,新疆、内蒙等省份的煤化工发展势头更为迅猛,山西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侯相林表示。

  《规划》中指出,煤化工产业长期粗放型发展积累的矛盾突出。行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整体装备水平偏低,缺乏具有引领作用和龙头地位的大型现代化企业,产业布局不合理,国际化水平低,环境、水资源压力较大。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山西煤化工产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

  “以化肥厂为例,以前山西基本是一县一化肥厂,现在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后,这种产能浪费的情况将会有所好转。”侯相林说。

  “再例如甲醇,今年振兴规划中提出,'甲醇制烯烃产能60万吨/年以上,甲醇制汽油装置产能不低于100万吨/年'。”上述人士介绍道,“甲醇在前两年是非常火的,但当下甲醇产能严重过剩。以前吨价能卖到3000元至4000元,而最低时每吨仅为1500元至2000元,严重逼近成本甚至与成本发生倒挂。这部分企业只有延长产业链,转而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有效扩张煤化工规模

  “虽然问题突出,但山西煤化工产业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已初具规模,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侯相林表示,“而对于很多化工企业来说,具有‘规模效应’,即因规模增大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

  煤化工企业的规模有待提高。《规划》指出,煤化工技术改造项目,必须符合以下准入标准:合成氨装置产能不小于30万吨(氨醇)/年,聚氯乙烯装置产能不低于30万吨/年,配套烧碱采用先进的离子膜工艺,电石渣全部综合利用,煤制甲醇单系列产能不低于60万吨/年,焦炉气制甲醇装置产能不低于10万吨/年,二甲醚单系列产能不低于10万吨/年,醋酸产能不低于2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产能不低于60万/年,煤制柴油、甲醇制汽油装置产能不低于100万吨/ 年。

  “很多企业将会在这次调整振兴中,优胜劣汰,小产能均会关停,新产能都会执行以上准入门槛标准。如此能够有效地扩张煤化工企业规模。”山西省经委人士如是说。

  山西省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暨《规划》起草主笔王建华表示,到2011年,山西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要达到850亿元,同时,培育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4户,超50亿元的企业6户。

  “2008年,山西煤化工老大太化集团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可见此次规划力度之大,目标之高。”业内人士表示。另外,重点发展15个煤化工工业园,园区内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60%以上。

  5月潞安合成油生产线“开车”

  《规划》中指出,煤制柴油产能不低于100万吨/年。

  据业内人士介绍,煤制柴油在煤化工中,其技术含量很高。而目前,山西省内所具有的煤制柴油生产线规模还远低于此。“年产能300万吨,需要投资300亿,这么大的项目应该是由国家发改委批准。”侯相林表示。

  上述人士介绍,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牵头的第一批煤间接液化在全国有三个试点。今年3月底,内蒙古伊泰集团采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建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煤化工基地的年产能15万至18万吨煤间接液化工业示范装置试车成功。采用同样技术的山西潞安集团煤制柴油示范即将试车。同时,采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灰熔聚气化技术的晋煤10万吨甲醇制汽油示范项目也在顺利进行。

  迁后太化成“江湖老大”

  《规划》中指出,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实现集约发展。依托太化,联合省内煤炭企业,联合相关资源,建设煤、电、化于一体的现代大型煤化工企业。依托晋煤集团,对天泽化工等晋城尿素企业进行整合,组建特大型尿素和清洁能源特色煤化工企业。对潞安、天脊和周边关联企业实施联合重组,组建大型综合性煤化工企业。依托同煤集团,建设大型煤制甲醇及其深加工项目,培育甲醇特色大型煤化工企业。引进中石化、中石油等战略投资者,与山西省煤炭企业联合,建设甲醇制烯烃项目和煤制天然气项目,培育新型煤化工企业。

  煤化工行业大整合即将拉开帷幕。

  一直以山西化工界龙头老大著称的太化集团,近期将搬迁。近日,太化集团一高层表示,下周一(即5月18日),太化搬迁方案或将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基本确定。其透露,太化有可能搬迁至阳曲县或忻州,而搬迁后,太化将会有所动作。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