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天然气价改如箭在弦上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3月20日,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克雨表示,由于面临高价LNG和土库曼斯坦等引进气的压力,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应必须在2010年前出台。

  针对即将到来的天然气价格改革,中石油希望提高“积极全面推进‘两部制’费率改革,使管输收费水平更趋于合理”。

  内外价差显著

  中国天然气价格包括出场价格、管输价格及终端用户价格。其中,出厂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分生产区域制定分用户类型(化肥用气、工业用气和城市燃气)的结构气价,并部分建立了与替代能源价格挂钩联动的机制。

  其中,城市终端用户管道燃气的价格由省一级价格主管部门管理。

  从中石油处获得的《200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指出,从天然气终端用户价格分布看,由于我国天然气生产区集中在西部,消费区集中在东南部,价格水平呈现西低东高阶梯状的格局。

  但不论是东部还是西部,即使在2007年天然气出厂价上调后,中国的气价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数据显示,工业用气价格受到国家2007年提价影响变动较大,截至2008年10月共有12个省市自治区相继提价。但与2007年10月相比,2008年10月我国公共服务用气仅山东济南市和海南海口市略有提高。

  国际主要气价则较国内气价高出不少。

  据中石油专家介绍,2008年,美国亨利中心价格、英国NBP价格、日本进口LNG到岸价格的平均价格分别为8.82美元/MMBtu(百万英热单位)、10.68美元/MMBtu、12.17美元/MMBtu。而与三大市场气价相比,我国天然气出厂均价比美国亨利中心价格低59%,比NBP低66%,比日本进口LNG到岸价低71%。

  但在国内外气价存在较大价差的同时,中国天然气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却越来越紧密。

  《报告》指出,今后几年,我国利用国外天然气规模将迅速扩大。预计2015年前,我国引进管道天然气规模在400亿立方米左右,LNG在3000万吨以上,这些资源都以相应国际油气市场价为制定依据。而在国际市场上,美国亨利中心价格、英国NBP价格、日本进口LNG到岸价格已越来越多的被用作天然气合同价格的主要参照标准。

  这使得国内气价近年来一直承受着巨大的涨价压力。

  “以前进来的是低价LNG,但以后进来的将是高价LNG,(如果不进行天然气价格改革),怎么办?”刘克雨说。

  中石油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外气价的较大差异对我国利用国外天然气资源将带来诸多羁绊。“一方面不利于引进资源,以国内气价为标准难以寻找国外供应商,而以国际主要市场气价为标准必然造成部分国内用户拒绝利用引进气,引进企业将因此处于“两难”局面。另一方面,引进资源后不仅引进企业市场开发困难,而且易造成下游用户负担不均。”

  《报告》亦认为,比较合理的价格制定原则是:引进气市场价,国内气向国际市场价靠拢。因此,加大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力度,尽快实施国内外价格接轨并随国际价格变动,已是推动我国更多利用国外天然气资源显示而紧迫的问题。”

  “两部制”改革

  在呼吁实施国内外气价接轨的同时,作为国外气源主要引进企业之一的中石油希望调整天然气管输费,后者是国内气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石油人士指出,“我国天然气出厂价问题相对突出。受资源条件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不断上升,出现了收入不足以弥补成本的情况。新的天然气发现多为深层凝析气藏、高含硫和低渗气藏,钻井工程技术难度大,工程安全风险高,预期开发成本会进一步上升,收入不能弥补成本的状况将进一步突显。”

  同时,天然气管输费亦存在不少弊端。

  据中石油专家介绍,1997年,国家对川渝地区环形管网实行“按运距收费”,管输费率极低。之后,对新建长输管线实行“新线新价、一线一价”政策,其气价水平一般高于川渝地区的管输费水平。

  《报告》认为,目前没有一个科学的管输费动态管理与调控机制,不能随管输成本(包括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变化调整,管输费不能补偿管输业的服务成本。同时,一部制管输费容易造成输能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充分利用管输能力,也无助于提升天然气与其他替代燃料的竞争力,无助于促进新管道的建设与旧管道的扩建。

  另外,管输费率结构单一,为体现出管输业的服务差别,有碍管输公司改善或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因此,中石油建议“天然气管输费应积极、全面推进‘两部制’费率改革,使管输收费水平更趋于合理。”

  据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信息经济室主任胡奥林介绍,所谓两部制,指的是将管输费分为输量费和输能费。输量费是货主按实际输气量支付的费用,根据季节或气候变化及输气的距离有所不同。输能费则是一笔固定费用,根据输气委托方要求管道公司为其预留的输能总量而定,不管实际是否输送了天然气或输气量是否等于输能预订量均要支付。

  事实上,中石油从2006年起就已进行了两部制费率改革试点——陕京管道输气系统就是实行的两部制费率。

  另一方面,中石油还认为,城市配气费率在整个天然气价格链中所占比例较高,应予以调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与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稳居全球首位,标志着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