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山东地炼开工率普遍不足20%

 近日,《山东省炼化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出台,整合21家地炼企业成了《意见》的核心内容。

  山东拥有着全国最多的地方炼油企业,但却一直受到石油垄断体制的束缚和大企业的挤压,始终挣扎在亏损和停产的边缘。联合重组似乎势在必行。不过,有部分地炼企业的股东却表示,只有作为整合平台的公司获得了原油采购权和成品油的销售权,地炼企业才有“油源换股权”的动力。否则,即使强行整合也无法改变眼前困局。

 

  • ·2009-2012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09-2012年中国液化石油气(LPG)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09-2012年中国石油行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建议报告
  • ·2009-201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更多相关研究报告>>
  这就陷入了一个无法开解的悖论中:若没有企业的整合,分散的地炼根本无法形成足够的话语权,但另一边,没有给出承诺,这些地炼企业却不愿整合。

 

  虽然有这个《意见》的出台,但是这个矛盾不解决,山东这个存在了很多年的问题并不容易解决。

  二次联合

  3月4日,山东省经贸委公布了《山东省炼化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根据《意见》,山东“将以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为载体,整合省内地方炼油企业,组建山东省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山东在全国地炼企业数量最多、产能最大,自1999年国家清理整顿结束后,山东省保留下来的地方炼油企业共有21家。经过十年发展,获得国家原油计划指标的21家企业产能成倍扩张,而且山东还出现了数十家计划外的地炼工厂。截至2008年底,山东地炼全行业就业职工3万多人,总资产约400亿元,原油一次加工能力4500万吨/年。

  “《意见》是由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草拟,最终能否促成地炼企业大整合还要经过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山东省经贸委技术改造处的官员告诉记者,一旦山东地炼实现整合,将是一支任何竞争对手都无法忽视的力量。

  事实上,如果《意见》得以通过,这将是山东地炼的第二次联手。此次将作为整合平台的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当时,这家公司就是由21家保留下来的地炼企业自愿平均参股组建而成。公司职能主要是加强横向联合,提高地方炼油行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实力。

  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石油垄断体制所限,地炼企业始终没有在原油采购权和成品油分销权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对山东地炼的原油计划指标十年中竟没有丝毫增长。地方炼厂只能通过代管计划指标发放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获得不足产能三成的原油,成品油也不得不卖给中石化。天然的竞争关系,使得十年来双方的矛盾冲突不绝于耳。

  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一位相关人士,正在酝酿的重组方案将把21家地炼更为紧密的整合在一起。同时,也希望能把数十家不在国家原油计划内的地炼企业考虑在内。只有联合才可能提高与中央、国内石油巨头博弈的话语权。

  根据《意见》,山东地炼实现大整合后,将积极争取国家增加山东省原油计划指标,争取每年1000万吨原油非国有贸易进口资质。以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为基础,建立成品油销售网络,把地炼成品油直接供应民营加油站。争取三年内形成辐射全省地炼企业的输油管网构架,年输送能力4500万吨,改变原油、成品油运输成本高、效率低的局面。

  整合之难

  在石油版图上,山东省一直是中石化的势力范围。但中石化在山东的石油加工能力只有两千万吨,地炼产能总和却高达4500万吨。山东地炼原来均属地方国有企业,如今地炼企业的股权结构已经较为复杂。

  到2008年,中国化工集团总公司在山东控股了济南石化集团、济南长城炼油厂、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地方炼厂,中海油也控股了中海石化和山东海化有限公司。

  “山东地炼股权的复杂性势必加大未来整合的难度,尤其还有一些是央企控股。”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一位相关人士说。

  事实上,2008年以来,地炼经历了石油价格倒挂、经济危机、两大石油集团竞相压价等一系列的严峻考验。

  东明石化是山东最大的地炼企业之一,如今设备开工率仅有3成,维持在最低的运营状态。据东明石化的一位副总经理介绍,国内石油巨头拥有开采、炼化和成品油零售三大产业链条。为了遏制地炼企业,石油巨头一再压低处于中间链条的炼化价格。目前中石化、中石油成品油出厂价已压到5400元/吨,地炼企业根本无利可图,而石油巨头的利润却可转移到零售环节上兑现。

  目前山东地炼开工率普遍不足20%,成品油销量比往年同期下降了六七成。山东地炼企业正处于历史上经营最为惨淡的时期。整合似乎势在必行。

  不过,地炼企业中对于整合也有不同的声音。东营一位规模较大的地炼企业董事长认为,山东省炼化工业振兴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整合,而在于是否能突破国家现有的垄断石油体制。如若无法化解原油来源瓶颈,无法解决成品油自主销售的障碍,即使实现整合也无法改变现有的困局。

  东明石化的一位副总指出,每个地炼企业都是地方经济的支柱,有的单体资产规模已经高达数十亿,自身的管理、运营都已较为完善。即使整合在一起也远远无法与中石化总量相比,反而不如发挥地方炼厂机制灵活的特点。

  中国加油站网首席分析师李昱指出,炼化本身应该是一个以规模发挥效益的行业,整合是大势所趋。但山东数十家地炼企业分散在各个地区,真正做到产业的整合难度很大。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据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首部能源法的正式施行填补了能源领域立法空白。强调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创新机制。要求建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制度,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上升为法律制度,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

2025年01月04日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12月10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月我国进口煤炭5498.2万吨,较上月增加873.4万吨,环比增长18.89%,同比增长26.38%,创下历年来单月进口量历史新高。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49034.9万吨,同比增长14.8%,进口均价688.4元/吨,同比下跌12.5%。较2023年,我国进口煤

2024年12月14日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12月12日晚,从事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国轩高科(002074)公布两个海外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公告,投资金额合计不超过25.14亿欧元,约等于人民币191.47亿元。

2024年12月14日
2024年1-11月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已注册545家

2024年1-11月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已注册545家

企业注册来看,2014年至2021年,我国氢能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2023年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共注册670家,同比增加11.7%;截至12月5日,2024年我国已注册545家氢能相关企业。

2024年12月09日
新材料行业:上海市发布发展方案 到2027年新材料产值达到3500亿元

新材料行业:上海市发布发展方案 到2027年新材料产值达到3500亿元

11月15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四部门对外公布的《上海市促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要求——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材料产业高地。

2024年11月22日
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产线来袭!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产能建设能力再上新台阶

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产线来袭!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产能建设能力再上新台阶

“固态电池与传统电池相比,安全性更高,更加环保,能量密度将大大提升。”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立新介绍,即将量产的第一代固态电池技术产品能量密度比超过280wh/kg,2025年推出的第二代固态电池技术产品能量密度比超过400wh/kg,2027年推出第三代固态电池技术产品能量密度比超过500wh/kg全固态

2024年11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